还是那句话,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而人生不也是如此?明白一些道理,圆满自己的灵魂。
所以我想今天分享下公公所教给我的,还和以往一样,尽量不带需求去找优点。
凡事向内求
公公在外人看起来就是老实,也是老好人一位,他自己也承认自己脑子反应慢,略显笨拙,也就是他欣然面对自己的一些所谓的缺点,全然接受自己。做的每一件事,如果家人有不同意见的或者结果不尽人意,他首先就是把错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都是自己没做好,很少怪他人。凡事向内求,找自己的错,这一点是很值得敬佩的!
公公用凡事向内求的态度对待人与事,抱怨自然就很少,也很少听到他的抱怨。承认自己的一些不足,就总是以笨鸟先飞的态度去做事。而公公的这一做事态度自然也做好了许多事情,如公公写得一手好字,自学画画,对工作也是持之以恒不放弃,从民办教师硬是通过自考转正成为公办,现在老年有退休工资不用依靠儿女。
这些都是公公以踏实的脚步做出来的,以一种全然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不足,用努力与坚持实践出来的成果,公公教给我不在乎先天的聪明与否,只要做与坚持凡事都能有好的收获。
现在他虽然退休,但每天坚持读书写字,而公公的读书写字并不是泛泛地看书,每看一本就是要把书中的精华记在本记在心。公公这样对待事物的态度足够我学习一辈子。
常感恩
公公对衣物饭食不挑剔,而每一件衣每个物品看到的每段风景,都说好,嘴上不说感恩,但我们都能感觉到,因为他常常以非常诚恳的态度赞叹身边事物的好。尤其是入了家门的东西,都说好,能够拥有很荣幸。每顿饭都说好吃,每件衣都说舒适,非常诚恳的态度。
孝敬老人
说实话,对孝敬二字,我从公公身上学到最多。奶奶我未见过,但时常听婆婆说起,奶奶生病那会公公正在上学,每天坚持从几十里外回来晚上照顾奶奶,而且毫无怨言。这个我相信,因为公公有一个关于孝道的一个小故事。
那时大伯结了婚,公公还未成家,姑姑也未出嫁,这样是一家好几口人在一起生活,奶奶自然也有一些难处,如做饭,众口难调,而公公每端起饭,奶奶问咸淡如何,公公即使咸了淡了也总是真心地说好吃,不咸不淡,他认为本来奶奶就很辛苦做饭操持一大家,他不想为奶奶添麻烦,每顿饭都是一个诚心的好字,不挑口味。而大娘老是笑话公公不知道咸淡,连饭都不会尝,甚至把这当笑柄向邻居说起,所以公公不知咸淡的故事就传了开来,大家一见公公就说这么大一个人了,饭的咸淡都尝不出来。
公公也有一些我们不能认同的地方,人无完人,公公对他人允诺的事情就一定尽力去做,诚信,对事物的坚持与踏实认真的态度,那份凡事都找自己错的态度,那份无我的孝心,足够我学一辈子。
说实话,父母的优点,还有公婆的优点,我也是最近这两年才有深的感悟,在之前我总喜欢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带着需求去观察,没有我们想要的就没有优点,有我们想要的才是好的父母,现在深深地忏悔,父母用身体力行去给我们实践一些人生道理,做给我们看,假如人生是一场戏,他们在演给我们看,他们用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来告诉我们人生,成败都是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这也是一种爱的传递。
父母的优秀品质不单单是值得我们学习,我想更多的是我们实践后再传承,让我及我们的晚辈人生更圆满,这便是我所理解的家族传承的意义。
突然间深刻意识到我们的生命不只属于我们自己,也属于家族,明天开始写记忆中故事,想从故事中探索我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