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终于懂了韩寒在《皮囊》的序言中所说的那句话,“好的文字往往带给人两种感受,一口气读完或者舍不得读完”。
于我而言,好的文字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舍不得读完。
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一股矛盾的感觉油然而生:在数量上,希望能够按时完成读书的数量,达到自己的既定目标;在情感上,好的书籍就像是自己刚刚交到的“好朋友”,需要慢慢的阅读,细细的阅读,深入的了解,不希望过快的结束这一段“友情”。
当然,更加矛盾的是:好书如同好朋友,一旦产生了兴趣,深入了解的心情就更加的迫切,就好比一个小孩子看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时爱不释手,希望迫切得到的心情。
在目前的社会中,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上,都弥漫着大量的鼓励人阅读的文章。这些文章里面过多都在标榜作者自身的书籍阅读数量,一天读一本书啊,一年读三百本书啊,让众多读者羡慕不已,都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样一门“神技能”。
于是,市面上大量快速阅读的方法论的文章便大行其道,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这样的现象,与目前社会上浮躁,急于求成的环境氛围还是有那么一些“相辅相成”的味道。
反省自身,一开始我确实陷入了看书一味地追求数量的怪圈,渴望不断通过大量阅读书籍,广泛涉猎,使量变引发质变,从而达到提升自我的效果。在刚开始看书的那段时间里,我像打了鸡血一般,在工作的闲暇时间我看书,在回家的路上我看书,把原来用来休闲的时间用来看书。
有时候我竟也能一天一本书,不知不觉坚持了一段时间,书籍也看了好多本。可是写作水平却毫无长进,之前所看过的那些书籍的内容也都忘得快差不多了。
反思我看书的过程,在书本上毫无勾画,更谈不上作读书笔记一说,脑子里似乎也没有思考,只是一味机械式的运作,自己逐渐沦为阅读的“傀儡”。我不禁在想,在这个浮躁的环境中,难道数量真的能比质量重要吗。
于是我开始静下心去认真读书,当读到蔡崇达的《皮囊》一书时,我渐渐发现了读书的真正意义。
作者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故事。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用《皮囊》这个具有指向本质意味的书名,来表达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这本小小的散文集只有两百来页,按照以前的读书速度,大概一天我就能把这本书读完了。可我并没有这样做,我开始认真的阅读每一篇文章,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文字的温度,将自己置身与他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在情节高兴之时,我也会欢呼雀跃;在难过悲伤之时,不禁潸然泪下。阅读过程中,遇到好的句子我会进行摘抄,并思考写作的手法,有时会进行遣词造句的仿写。这本书我读得很慢也很认真,体会到另外一种阅读的状态,也许这就比数量更为重要的东西吧。
在阅读或者写作的过程中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现在功利化思想严重,功利化阅读,功利化写作,似乎每一件事情都要与金钱挂钩才有其存在的意义。
其实大可不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阅读写作,坚持到一定的程度,自然会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
就像村上春树所说的:我写小说时会不会感到痛苦?嗯,并没有什么痛苦的嘛。和我到现在为止做过的其他工作比起来,写小说相对而言是很开心的事情啊。既不用上下班,也不用开会,既没有上司,也不用开新年会,这样还抱怨的话可是会遭天谴的哦。
实事也是如此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更有利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