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生活在“黄金时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温暖舒适的生活条件,而在物质条件丰富的同时,孩子的性格问题慢慢凸显出来。孩子喜欢“人来疯”,在人多的时候喜欢弄出很大的动静,说话大嗓门,不管其他人感受,或者喜欢乱丢东西,动不动爱生闷气…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任性的表现。
没有孩子是天生的任性。他们之所以任性,源于家长给了他太多的满足。
纵容型父母
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总能在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反应,也很少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这类父母过于慈爱,对于孩子的不成熟行为从不进行约束,以避免亲子冲突。
独裁型父母
和纵容型父母恰恰相反,独裁型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多,指导过多,用自己的态度要求孩子的人生,他们很少回应孩子的要求,对孩子了解过少,要求孩子言听计从,以家长的权威来决定家庭教育态度。
冷漠型父母
冷漠型父母多数比较懒散,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也不回应孩子的要求,很少参与孩子的成长,把时间都用给自己,很少陪伴孩子。
任性是一种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由于孩子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对生活中很多事情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判断能力。所以在面对孩子任性时,家长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 宽松式管教
面对喜欢摔东西,打人的孩子,家长不要用体罚式管教,因为你会发现,这种管教方式也许暂时管用,而不能终止孩子的这种行为。对于孩子摔东西或者打人,家长可以用严肃的态度和语气制止孩子,然后利用一些孩子平时喜欢或者想要的方式去限制他。比如限制孩子玩耍的时间;限制他买自己喜欢的玩具等等。
2尊重孩子
不要用家长的权威形式去摆架子。当孩子犯错误,就去呵斥孩子。生活中,遇到孩子想去尝试的事情,哪怕是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不要过度去限制,可以提前做一些准备,然后让孩子去尝试。
3 示范作用
与其说教,不如用行动去带动孩子。很多家长喜欢对孩子进行说教,发现孩子有不好的行为时,家长应该首先自省,是否自己有一些不好的行为影响了孩子。孩子是一张白纸,善于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也许就是受到了身边人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所以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
4 不要过分迁就孩子
生活中,不要对孩子的要求一味满足,家长有分辨能力,对于孩子的要求要进行分辨,进行适当满足。不要因为内心对孩子的溺爱,而一味表现在满足孩子物质要求方面。我们经常发现路边的孩子随意哭闹,而实质是“假哭假闹”,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家长注意,让家长满足他的“无理要求”。这类行为就是因为平时生活中家长对过分溺爱行为而产生的。
5 言行一致
父母对孩子需要言行一致。当孩子发现家长说话不算话,他也会模仿有度,随意答应别人的要求,而不去做,无形中培养了孩子没有责任感。父母言行一致,能够增强父母在孩子心里的诚信度,言而有信,孩子才会信任父母,对父母的要求会服从。
6 培养孩子自我管理意识
孩子任性,也是一种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的原因。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比如培养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必须是做作业,做作业-收拾书包-收拾书桌,整体完成后才能去做别的事,这样的行为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孩子学会约束和控制自己,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又有着同样的生长轨迹。面对孩子的成长,家长既要积极配合,满足一些孩子的合理要求,又要不失时机的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来约束他,让孩子摒弃任性行为,健康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