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马AAR] 在刚刚入秋的深圳,1205,一个稍有凉意的周六,也只不知是第几届马拉松比赛结束了,WTS100群又热闹起来,晒成绩的、刷相片的、分享趣闻的,好不欢乐!群里的一哥,积蓄了一年,孜孜以求进300以取得波马入场券,然而临场发挥欠佳,梦想没有实现,颇有一些遗憾和愤愤地在群里做了一个AAR,然后还怂恿我这个新手也来一段首马感言。AAR(After Action Review)是美军每次行动后及时总结的一套方法论,这些年在公司颇为流行,没想到却被这帮家伙带到了生活当中,也甚是有趣。我原本没有这个想法,无奈那天下午,腿脚酸胀,行动极其不便,加之天气又冷,只好坐在床上看书以打发时光,转念一想,既有闲暇了,也不妨来上一篇总结。人生有很多第一次,但参加马拉松却应该是这其中尤为特别的经历,因为从小到大总觉得这于我是如此遥不可及的事情,然而就这么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好吧,趁着记忆犹新,不妨记上几笔,用AAR的格式来一篇命题作文吧!
1 目标和期望是什么?
目标:由于首马没有基线,开始设了一个大动态范围的完赛时间目标:底线430,达标415,挑战400。科学家询问我过去几个月的跑量,也就100KM出头,觉得跑量不够,建议我把目标设在410左右,也就是大约550到600之间的配速。期望:和LP安全完赛,携手冲线,能达成目标最好,达不成也不要勉强;尽量避免撞墙、抽筋、受伤。心率控制在170以下。策略:开始5公里随人群前进,不左右钻空,减少体力浪费,速度在600-620之间即可,逐步巡航到预定配速;带了10根GU胶,每人五根,从15KM开始每5KM一根;本计划带两瓶300ml的水,用于补水和服胶,被科学家叫停,建议直接去水站补水,我采纳了他的意见,也瞬间减了0.7KG的重量,顿觉轻松许多。
2 实际发生了什么?
最终432完赛,没达成底线;前5KM按既定策略控制速度,用时30分56秒,平均配速6分11秒;前10公里用时1:00:52,平均配速6分5秒;LP感觉脚踝不适,担心后半程出状况,我们随即改变策略,调整平均配速到600-610之间即可,这样完赛目标修改为420。从10KM到30KM基本守住了这个新的目标,最终前20公里用时2:01:52,平均配速6分6秒;前30公里用时3:04:38,平均配速6分9秒,420达成有望;状况在30KM左右出现,我右膝盖周围的肌肉开始出现明显紧张的反应,这是去年深马半程最后冲刺跳跃摆POSE随后抽筋留下的后遗症,影响了今年一年,似乎又要发作了,心有余悸,只好再次降低配速,30KM到35KM有两公里一度用时65X,但总算保住了7分之内的配速;第二次预测和修正完赛目标为430,估摸着后7KM只要在7分配速之内即可完成;但有时候,事情往往向你最不希望的方向发展,由于担心右膝周围肌肉抽筋,我有意把重心和负重往左脚移了一下,但肌肉的紧张感并没有因此得到任何缓解,而是开始四处蔓延,腿部不同部位的小肌肉群开始轮番发生局部骚动,似乎要突破骨骼和皮肤的限制,跳跃出来,36KM两度改为快走,试图平息和压制暴乱,配速一下掉至721,略微调整后37KM重新振作,和LP击掌鼓励,配速追回至701,但这时的双腿已如灌了铅一般,不听使唤,32.5KM/35KM两度寻求云南白药喷雾的救助,期望缓解肌肉紧张;从35KM开始就盼望和憧憬着37.5KM医疗站的喷雾,但总是盼不到最后一个折返点和医疗站,而这时,马路对面一批批跑友正以各种仪态奔向终点,沿途有一簇簇欢呼的人群,递水的、送吃的、救助的、敲锣打鼓的,好不热闹,似乎还有美少女拉拉队,在路边婀娜多姿,翩翩起舞,而这一切,都引不起我的兴趣,我的马斯洛需求已降为云南白药。总算在不知过了多久的时候,看到了大剧院的折返点和马路对面的医疗站,迫不及待挪步过去,在一堆杂陈和混乱的伤者与志愿者中,找了一个小伙子帮我喷药,喷完了我还嫌不够,自己跑到桌上拿了一瓶,胡乱喷了起来,可能是停留太久的缘故,右脚小腿肌肉终于爆发起义了,抽筋至僵硬,赶紧求助医务人员,坐到地下进行紧急治疗,约1分多钟之后缓解,毅然起来继续前行,第38KM耗时822,已是惨不忍睹;心里略有沮丧,LP安慰我不用管目标了,安全完赛就行,440之内肯定搞定。我一路不语,心有不甘,依旧想着430的目标,执着前行,最后四公里,也不愿再补水和进物了,一方面觉得不需要,一方面担心停下来改变节奏再次抽筋,39KM、40KM、41KM……每个指示牌的出现都变得特别漫长,时空似乎在这一段发生了畸变,慢悠悠起来……而我,则无视身边的一切,只听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腿脚依旧僵硬,但我已不再理会他们的抗议,用意志力控制着肌肉坚定前行,心里放下了很多东西,只看到不断后退的马路,和前方星星点点的跑者,只想着42.195KM这个无比清晰的目标,一切变得简单后,配速居然稳步提升起来,从7XX到65X,再到63X;又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在视野中搜索到了出发时的拱门,顿时坦然;毫无悬念地和LP携手冲过终点,了却了这一桩策划良久的心愿,两人的耗时一模一样,净成绩均为4:32:00,一秒不差,也是醉了!
3 为什么产生差异?
去年半马抽筋后,右膝周围的肌肉一直不适,上半年休整很多,每月跑量都远不到100KM;交叉训练不够,没有主动积极增强腿部肌肉力量;从9月开始,才开始准备深马,有过几次梧桐山的力量训练,但肌肉偶有抗议和不适,一直不敢过快上量。9月、10月跑量也就100KM出头,11月跑量加到160KM,做了一次25KM和一次35KM的LSD,算是完成了基本准备,但右膝附近肌肉并未完全恢复,时好时坏;周五晚睡眠一般,一度醒来几次,还梦到两次跑马错了线路,闯入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段,久久无法回归正道,有一次还错入了半马的终点;此次深马改为周六,工作了五天,休息不够,路线也不如去年平坦,沙河西路的长坡消耗体力不少。
4 从中学到了什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平时没有足够的积累和付出,跑马不会有奇迹发生;快和慢是相对的,很多跑者都陷入前程跑快后程爆胎的怪圈,如果我前程把速度就控制在610到620之间,是否又可以避免抽筋并跑进430呢?不得而知;跑步的目的是健康,过于追求速度和PB并不可取,想想高中、大学时跑完1500米就要脸色惨白恶心呕吐的当初,在进入不惑之年后却能顺利跑完42KM,已是不小的进步了;惊闻昨日半马又有一位33岁的跑友猝死,唏嘘不已,跑步失去生命,于己于家人,何其不值!
5 下次如何做得更好?
多做一些交叉训练,跑步、游泳、爬山结合,增强腿部肌肉力量;采取一些医疗手段积极处置右膝周围肌肉群的酸胀和微伤;每月的跑量力争在100KM到200KM之间,最后几个月的跑量冲击一下200KM;明年深马目标,初定400,当然前提是拿到入门券,这年头,报个名都不容易了。跑马的当天,如果天气不热,不用每2.5KM补水,严重影响节奏。
就这些了,记记流水账,多年之后,翻阅起来,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