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书评”(Action书评,即应用书评)。说是书评,但并没有“评”的内容在里面。主要是从读过的内容当中,节选出可以活用在自己生活或工作中的内容,作为行动计划。
每读完一本书,都会从书本中受到启发,决定做一件事,因为这样可以把浓缩他人经验的书本内容转变成自己的经验。读完这本书以后,我该如何运用,写出这个答案,就是A书评。
劳心劳力,在笔记本上洋洋洒洒写下很多字,回头查找起来麻烦不说,阅读起来也是一项大工程。重点是如果记录得太复杂,最后反而不知道该做什么。
对于职场人士而言,读书不是为了记住书上的内容,而是要活用在自己的工作中。读完一本书以后,再也没有必要像学生时代那样写读后感,或者对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如果只是对要点进行概括,只要看看好的评论博客或者订阅电子版的书评杂志就可以了。哪怕你只记得书名,上网去搜也可以找到关于这本书的各种信息。至于内容,就更没有必要劳心劳力去整理了,相关网站上你想知道的信息应有尽有)如果我们总是读完书之后,就马上把内容或要点整理到笔记本上,那么学到的东西往往无法付诸实践就终止了。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将所学落实到关键词上,并制订行动计划。
把学到的东西、要改善的地方、想要付诸的行动都落实到简单的关键词上。记住一点,最终留在记忆中的其实只有关键词而已。当然,事后若看不懂自己所写的关键词,同样没有意义。所以一定要将自己的所学落实到关键词上。反过来说,当时没有落实,感觉好像明白了,可是时间一长,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如此一来,不但无法实践,而且也无法将所学变为自己的积累。把所有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是不可能的,所以忘记的就干脆放弃,只将绝对不能忘记的东西设定为关键词保留下来即可。
如果你希望把书本信息活用到工作中,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活用上。在书读完以后,马上从书本内容中筛选出“要做的事情”记在笔记本上。读书笔记等同于“行动计划”。
1、如果作者所说的话字字珠玑,可以直接应用,就写出其关键词。(爱不释手的语句,直接剪贴)。
2、如果觉得那些话需要整理之后才能用,就写出其应用实例。
例如,以读《请将读后感整理在一个笔记本上》这本书为例,读书目的是为了学习高效的读书技巧。读完以后,我写在笔记本上的书评主要有两点:封面建档(为读书会准备)学与用笔记法(从现在开始)。这两点仅仅是记录下了几个关键词,也可以被看成是行动计划,意味着我后面要开始尝试实践。奥野宣之为了方便管理书籍而将书的封面取下放进透明的档案夹里建档,这就是封面建档。 奥野介绍,自己会采用将未阅读的书的封面取下,只将已读过的书保留封面的做法来区分已读的和未读的书。不过,了解了这个方法以后,我在参加鹿田尚树策划的读书会(书籍的作者和读者欢聚一堂的活动)时,想到了一个点子,把参加活动的书的封面全都放进透明档案夹里,做成签名簿。这就是行动计划。而我仅在读书笔记里写了“封面建档为读书会准备”而已。其次就是奥野提倡的写下书的内容简介和自己的感想。我的笔记本上仅写下了“交替式笔记法”这个关键词。我觉得这样做很有趣,目前的行动计划就是尝试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正在阅读的书籍上。
例如,在胜间和代从迈克尔·格拉维尔的《突然开始热卖是有道理的》著作当中学到了以下三个基本理念(详见《培养胜间和代式商业头脑的种构架》):①对少数的意见领袖施加影响②牢记内容③“小事”也能发挥大作用。这三大理念是对多种产品热卖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千锤百炼的黄金法则。
胜间在推销自己的作品时,就按照这些法则进行了实践。①对知名博客和可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人施加影响②取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书名③使用时髦的书签如果你正在为拟定新产品的促销计划烦恼。
那么这本书可以帮你从以下方面整理出行动计划。①寻找博客名人(但必须是能对新产品的目标消费者产生影响的人)②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名称③尝试使用吸引眼球的标签你可以先尝试做做看。也许在做的过程中,你可以找到比利用名人效应更有效的方法,或者发现比使用吸引眼球的标签更有效的方法。
读:[日]美崎荣一郎《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