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栩
(作品:《鲜血梅花》,余华 著,收录于《河边的错误》,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12月)
阮进武被仇敌杀死后,五岁的儿子阮海阔捡起了飘落在父亲头颅两侧的几张沾满鲜血的树叶。而那把名扬天下的梅花剑在年幼的稚子眼里却不屑一顾。
传统的武侠小说不会如此开篇,不会将一个复仇的主题定义的如此儿戏。血腥的树叶以其鬼魅般的艳丽成为阮海阔为之倾心的玩具,隐隐然昭示着这个故事虚幻的内核。
十五年后,二十岁的阮海阔除了飘逸出阮进武的气息,他的血液里并未寄托进阮进武的威武。他的成长作为子报父仇的少年英雄的反例,用虚弱不堪的身子终结了母亲的希望。但他仍然必须上路,跟所有背负血仇的少年英雄一样,踏足江湖,手刃仇人。这条路,阮海阔走得毫无新意。他肩背梅花剑,走出茅屋,走进一个四顾茫然的大千世界。
母亲不在身后指引他,母亲用自焚断了他回头的念想。那个念想原本就是一个虚无的归处,认清世上已无自己的栖身之地才是孤独的少年英雄前行的动力。阮海阔的前行犹似永无休止的循环,无惊无险的走过无数村庄与集镇。他没有半点武艺,他的江湖路不叫闯荡,而是漫游,这让他背上的那把天下无敌的梅花剑同新主人一样黯淡无光。
这大概才是孤独之人的本色,在日复一日的漫游中默默成长,独自品味同样黯淡无光的回忆。这样的回忆着眼于江湖的本貌,除去那些传统武侠小说里浪漫化的皮相,江湖,就是一个坚硬的现实。这个现实并不激荡,并不那么风云突变,它由“同样颜色的树木,同样形状的房屋组成,同样的街道上走着同样的人”。阮海阔漫游在同样的村庄或集镇,江湖成了他复仇路上的回忆,他永远也走不出的回忆。
循环的漫游里,阮海阔不再依靠方向的指导,方向也已失去了指导的功用。什么在指导他?无知。无知让阮海阔活得浑沌,在浑沌中,阮海阔经年累月地寻找,寻找从母亲那里得来的微茫的线索。
母亲的线索里没有仇人的名字,只有父亲生前未曾击败的两个绝世高人,青云道长和白雨潇。他们知道是谁杀了阮进武。这个线索是一个差强人意的目的,给阮海阔的漫游注入一个勉强的意义。找到青云道长和白雨潇,问出仇人的名字,随即奔赴自己必死的命运。
在寻找青云道长和白雨潇的路上,命运的呈现显得脆弱而虚幻。母亲并不知道两个绝世高人的住处,这让阮海阔漫游各处的寻找成了循环往复的游历。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十字路口,它们带给阮海阔绵绵不绝的白天与黑夜。一个人的成长就在昼夜更替的日子里悄然而至。
天下第二毒王胭脂女和暗器高手黑针大侠是阮海阔不期而遇的江湖人物。他们的相遇犹如流水那般简单,日后在阮海阔的回忆里恍若隔世。这就是世间的一面之缘,却是阮海阔成长之路上的重要一页。胭脂女要找刘天,黑针大侠要找李东,这两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对应的人物,只有青云道长才知道他们的下落。
阮海阔在继续漫游中,已然忘了自己是何时遇见的胭脂女和黑针大侠。他们的样貌早已模糊,他们的交待却成为阮海阔藏之于心的重要事项。重要到排在了向青云道长打听杀父仇人的前面。刘天的下落,李东的下落,这是两个问题。青云道长照他的惯例回答了两个问题便不再开口,飘然而去。阮海阔又开始了对白雨潇的寻找。
这番寻找让阮海阔踏上了循环之路。这条路汇集了离奇与巧合,尽管它无限延长了阮海阔的漫游,但它给漫长的漂泊增添了不可预知的变数。阮海阔接近黑针大侠和胭脂女的住处时,此前他和这两个江湖人物的相遇已在记忆里变得虚无缥缈般的茫然。当初的交待则可靠地凸现在眼前,成了安抚两个江湖人物迷惑神情的强心剂。
黑针大侠和胭脂女都已淡忘的交待,阮海阔完成了它们。阮海阔完成的并不刻意,不过是他漫游途中的举手之劳。而个人的成长,便在这样的举手之劳下固定了它的最终形态。
阮海阔不知道的是,变数之门也在他完成了黑针大侠和胭脂女的交待后悄然开启。这是世间的规律,江湖也绝然不会超脱于规律之外而有着特例的存在。规律的进行中,白雨潇第二次出现在阮海阔漫游的路上。白雨潇的第一次出现,阮海阔错过了和这个绝世高人相识的时机。当无形的规律推动着时机的再次来临,阮海阔从白雨潇那里得知了仇人的名字。
仇人是刘天和李东,他们分别死在了胭脂女和黑针大侠的手里。知道了仇人的名字和他们死于他人之手的下场,漫游江湖的经历行将结束的阮海阔开始了对往昔的回顾。传统武侠小说里不会有这样的回顾,以之作为具有现代小说艺术特色的结尾倒也别具意味。回顾自己的往昔,走过那个叫做江湖的世间无数循环的阮海阔不会激动于所谓的胜利。这个没有半点武艺的人,原本是在知道仇人的名字后,走向自己必死的命运的。他和命运错过了,他和胜利错过了,他没错过的是自己的成长。梅花剑的剑身已锈迹斑斑,不会再有人持之横行江湖,它所代表的争强斗狠、复仇雪耻的意义消解在了一个人成长的灿烂终局里。
2024.12.3
——文中图片均为网络配图,与正文内容无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