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爱的教育就是未来
最近正值#双减后的第一个期末考#,很多学校采取了“乐考”的方式。
小学一二年级实行无纸笔测试,考试成了猜盲盒。游园、识字游戏、讲故事、各种逻辑题,历史军事知识、才艺比拼都成了考试内容。
而对中高年级的孩子,平时作业减少了,考试也不再公布分数,但这样的形式,也让很多父母心里没底。学校没反馈,形式多了,父母反而不知道从何入手。
但尽管没有作业和考试的要求,有些孩子依然能严格要求自己,有些孩子却因为缺少了学校的监督,而沉迷游戏。
前段时间,河南有两个孩子,就通过奶奶的手机注册游戏账号,短短几个月花光了父亲22万元死亡赔偿金。
“双减”政策成了孩子差距的照妖镜,那么孩子间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蔡元培先生曾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
家庭就是一个人最初的学校,我们说3岁看老,但孩子3岁之前大部分都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
所以与其说双减是在减孩子,不如说是对做父母的更高要求,而父母的自我完善才是我们家庭教育的出发点。
01 爱孩子,是父母再次成长的机会
兴趣是学习的开始,而爱是成长和改变的原动力。所以对于父母来说,我们具备天然的动力。
作为一个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这种关心,也是父母自身成长的动力。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觉得,面对这个时代,特别是时代中的孩子,不管是自己的知识、能力、教育水平都跟不上了,会有深深的无力感。
面对这个变革的时代,比起学习成绩,其实父母更应该引导培养孩子的价值观,自律能力,学习的自主性,这些可能是学校老师无法兼顾的,但却对孩子的人生来说更重要的。
《战国策》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计深远,就是要实现教育的目标,即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实现孩子自我的精神自立。
具体怎样帮助孩子,其实父母也需要学习。
02 避免情感忽视,弥补自我缺失
《在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讲到,我们父母自己没有的东西,其实没办法给孩子,特别是和孩子情感上的链接。
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可能很多人都遭遇过情感忽视。
小时候父母忙着养家,很少和我们沟通,动辄就打骂批评来纠正我们,所以类似“与他人如何相处、自己是怎样的人,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这些看似缥缈的问题可能我们自身都很懵懂。
可能也造成了现在很多人,物质生活都满足了,却觉得生活没意义,人生没有价值,沉迷在短视频、小说中,无法约束自己。
常常是,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生活长期停滞。
但作为父母,我们成长的时代,至少单纯,远没有现在这么复杂。而现在网络便利、各种信息充斥,其实对孩子来说诱惑也会更多,更难以专注。
孩子受限于自身的认知,无法辨别,但作为父母我们其实可以选择。
但选择需要知识,知识就需要学习。
为了避免孩子遭遇情感忽视,父母其实必须弥补自身的缺失。
03 懂情绪管理做孩子的镜子
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持续学习,变得更好的父母。
很多时候,因为自身的缺失,我们难免陷入到自己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愤怒、焦虑、生气、责怪这些负面的情绪,本身就会影响到孩子。
但无法处理情绪,就无法处理问题。对孩子的问题也是。
其实情绪是每个人天然的保护色,情绪本身没有好坏。
哭、生气、难过、愤怒、害怕等等,不过都是人之为人正常的情绪。
在人类进化的几百万年里,保留各种情绪其实是有重大意义的。比如:恐惧会让你更小心谨慎、愤怒其实是受到挑战时自然的防御,悲伤则会让你客观的面对现实。
其实换个角度,所有的你认为的坏情绪,其实都是一种提醒,说明当下发生的事让你不舒服了。
如果能够正面的处理坏情绪,就是我们改变的契机。
而作为父母,我们只有接纳了自己,才能更好的接纳孩子,看到孩子本身,继而才能看到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去认识真正的自己。
当然情绪管理一样需要父母去学习。
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孩子,他们一定比我们适应的更好。
但父母却也是他们走向未来的基石和领路人,其实最终我们父母的自我完善才是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共勉。
原文部分内容来自达达老师《家庭教育共读会》的分享,读书会现正在招募中……
欢迎关注,@光昭亮教育�,和我一起关注家庭教育,助力孩子成长……
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爱的教育就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