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个人的传记或者看历史,记住了多少事儿不是最重要的(当然能记住的越多越好,但重点不是记忆),更重要的是读懂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中,为什么他会做出如此的选择?是不得已还是顺势而为?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他人的经历中能学到什么?只有把他人的经历变成自己的经验,引发自己的思考,才是读历史最重要的事儿。从今天开始我读历史会格外注意这个问题。
上面是题外话,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牛顿在剑桥大学的学院生涯。童年的牛顿虽然在物质上相对富足,但在情感上却十分悲惨,在牛顿出世前,父亲就去世了,在3岁的时候,母亲汉娜遗弃了他,跑去做了别人的妻子。很明显,牛顿从小既没得到过父爱,也没体会过母爱,和现在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样,这也是造成他一生性格怪异的重要原因。但也许正是因为没得到亲人和朋友的关怀,自立的牛顿才能在这样的孤僻中快速得以成长。和今天的很多孩子一样,牛顿步入了大学的殿堂,开始了他的学院生涯。
1、坚定信念
牛顿能上大学很不容易,因为母亲汉娜反对他上大学,在校长和汉娜的哥哥等人的帮助下,汉娜才最终同意。直到牛顿上了大学,但她仍然想从经济上遏制牛顿,希望儿子能够回心转意。
牛顿每年的学费是10至15英镑之间,除学费外,汉娜每年只给牛顿10英镑的零用钱,而考虑到当时汉娜每年的收入约700英镑,极有可能汉娜是想让她的儿子吃点儿苦,让他放弃自己的学术生涯,回家老老实实做个农夫。
汉娜如果真这么想,那她可真是太不了解自己的儿子了,牛顿受过的苦难更加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出人头地的信念,致使牛顿在大学的学习极为努力。
评:人生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其中很多阻力来自别人,这个人甚至有可能是自己的亲人,不过没关系,越艰难,越坚强,人生要有不服输的精神。
2、孤僻
牛顿拥有清教徒信仰,但不是那种特别极端的类型,他以认真工作和专心学习作为人类的最高道德标准,但是,他的同学很可能把这种表现看做是一个不愿与人交往的信号。
即便性格孤僻,牛顿在大学仍然有自己的好朋友-威金斯,据威金斯的儿子回忆,威金斯年迈的时候和他提到过自己与牛顿初次相识的故事,威金斯和他原来的室友发生了很大的争执,有一次他出去散步,看见牛顿也是闷闷不乐,于是和他交谈起来,发现原来他们俩竟然遇到了相同的困难(牛顿也讨厌他的室友),于是他们便令租一房成为了彼此的新室友。他们之间的室友关系维持了20多年没有中断,这无疑证明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但令人不解的是,威金斯和牛顿的之间被记录下来的故事却寥寥无几,两人都没有多提彼此的事儿,有人怀疑他们之间可能出现了很大的分歧,致使两人的分道扬镳。
评:再孤僻的人也会有好朋友,好朋友之间不一定要有多少交集,却可能共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的遭遇,正是这共有的困境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也因为这共有的困境,让他们能彼此交心,也许他们在想:只有他能理解我,因为我们有着相似的记忆。
参考书目:《牛顿传》迈克尔·怀特著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