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

先立后破培育新质生产力

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是发展的一条宝贵经验。立在先、破在后,统筹好新与旧、稳与进、当前与长远的辩证关系,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这一重要论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先立后破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蕴,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是发展的一条宝贵经验。立在先、破在后,统筹好新与旧、稳与进、当前与长远的辩证关系,才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培育新兴产业时并不急于破,而是充分利用地质结构稳定、生态环境良好、土地电力成本低等优势,把大数据产业先立起来,让转型升级之路越走越顺畅。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稳步推进,做好新旧模式、产业之间的衔接和切换,避免急功近利、盲目求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贵在“预则立”,难在“立中破”。立与破并非截然对立,可在统筹推进中实现统一。当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一些粗放低效的发展模式有待转型升级,但破也要讲究时机和方法。传统产业并非低端产业,对待传统产业,不能搞一刀切,不能简单“一退了之”。实践证明,用好新技术新模式,想方设法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才能实现“立中破”与“破中立”的动态平衡,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执行力,深入了解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时,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自觉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确保不跑偏、不走样。布局新产业、上马新项目之前,应充分考虑现实情况、深入调查研究,避免在时机尚不成熟、条件尚不具备时仓促上马,确保新产业立得住、走得稳。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长期性工程。新征程上,坚持先立后破,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关系,就一定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劳动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事关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必须抓紧抓实抓...
    大白兔蛋糕阅读 59评论 0 0
  • 发展共享经济,完善法律法规是重要前提。新生事物发展总是领先于当时的法律法规,创新就可能导致相关监管规则滞...
    媛圆圆阅读 38评论 0 0
  • 在质量检验中,如何才能提高生产效率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生产效率与质量如同企业的...
    工业互联网视界阅读 51评论 0 0
  • 序号文章作者发布日期1【思维升级16】大数据会颠覆公共利益吗?[https://www.jianshu.com/p...
    中年大叔阅读 589评论 1 35
  • 多措并举激励村干部创先争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加强基层村级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村干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直接组织...
    大白兔蛋糕阅读 6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