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个多月的的确确是非常忙的,脑力与体力的共同作用,自愿进入公司最为混乱的部门,不仅仅是提供脑力上的支持,体力上也丝毫不能推卸,说是支持,说的准确点其实就是负责。
我心里是带着想法和目标去的,所有混乱的地方最能让善用头脑的人发挥自身价值,而我自己认为自己恰恰就是一个喜欢动脑的人。
唯一不足的,计划里是不参与体力劳动,实际推进的时候发现,那比不动脑更难控制,没有身体力行就没有影响力,更得不到预期的结果。硬着头皮也得真刀真枪的赤膊上阵。
不过说到这些,让我觉得收获最大的是“整理”这两个字,从纯粹的管理层走下来,把自己置身其中,一边整理环境,一边整理思路,更是同时整理整个部门的工作秩序。
如果从进入物流部的第一天开始,就真的做到不动体力,我相信自己一定不会有此时此刻的心境。
表面上看,整理的无非是环境卫生,实际上,每一次动手整理的过程都会对整个部门的局面进行更深的理解,从而生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意,再借由这些创意的一点一点实现,好多原来看似杂乱无章的工作开始展现它们环环相扣的属性。
始终相信,整理不单单是简单的清洁工作,在一个组织里,所有的行为都是首先被思路指导的,混乱不堪的环境一定会扼杀清晰有逻辑的大脑。
我记得下到部门的第一天,就把办公桌几乎翻了一个个,所有的抽屉,所有桌面上的物品,所有桌角边缘……全都被掏出来,重新判断弃留重新归类各就各位,真的毫不夸张,连续几天,每次进出办公室以及仓库,都不会空手,垃圾、废品、一箱一袋的扔出去,两周后,室内的环境开始好转,进进出出的人开始有所转变,都开始注意起身边的卫生状况,也同时会主动承担一点与此相关的劳动。
仓管管理的定置定位,账物卡推进实施,5S落地执行,物料重新盘点存放……都在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我亲自带动出来的,不谦虚的说,这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
想法谁都有,说出问题谁都会,难在一点一滴建立秩序,做正确的事,保持清晰的头脑。
对我来讲,这一切都从“整理”这两个字开始,从那些漫无边际的灰尘开始,从那些根本没有实际意义只会扰乱思维的各种杂物开始,从边做边寻找出路的每一次改进开始,秩序开始有了新的样貌,部门之间的默契都在这些改进中培养着, 我相信,直到井然的那一天。
做不好手边“低级”的工作,就称不上一个有效率的管理者,看别人做,要求别人做,和真真切切自己动手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好多事,能在自己的生命里形成良好的成长原动力,也同时会成为别人走向更好的榜样。
而我,正在努力做那样的人。
整理不是简单的体力活,更是我们每一个人达成更高目标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