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三大命理,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01
你好,我是范宇航。斜杠小魔王,一个在喧嚣的世界里死磕自己的95后自媒体人。
在求职期间,刚毕业月薪只有2000多,我用飘逸的毛发和无数个通宵达旦,而后以每半年翻倍的薪资递增,换来职场菜鸟到创业草根的身份切换。
现在除了自己的自媒体业务,我还是两家创业公司的合伙人。
在正式介绍自己之前,我先问你几个问题:
你吃过小龙虾吗?
你坐过地铁吗?
你坐过高铁吗?
你去过酒吧吗?
你会用淘宝吗?
这些都是我来上海上大学后才体验到的。
说出来不怕被笑话,我刚来上海的时候第一次吃小龙虾都是带壳吃的;坐地铁经常迷路,紧紧盯着播报生怕坐过站;拿一块钱做公交差点被人家赶下来(上海公交要两块钱,我不知道有公交卡)。
我不会用手机支付,每隔一周必须要去银行取钱,吃饭要不就去食堂刷饭卡,要不就出去吃,不会点外卖…我发现自己不论是在精神上,还是金钱上,都如此贫穷。
7年之后,我渐渐的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彻底的融入了这种高压又浪漫的生活。工作稳定了之后,偶尔小酌一杯,慵懒的周末在家啃啃书,我还是觉得生活挺美好的。
从我18岁到25岁的这段时间,上海的文化深深的融入到我的骨子里面,想来也是,塑造一个人三观和认知的根本不是原生家庭和象牙塔,而是你第一个打拼的城市。
毕业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领悟到“人生如戏”。很多事情你越专注,反而越捉襟见肘;我越是追随的东西离我越远。就更焦虑了。
回眸往昔,恨也互联网,幸也互联网,但归根结底,我喜欢它。
它让我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沉浮,所谓的创新、资本、模式、人性与需求,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认知差距。
寒门真的再难出贵子,年轻人就该认命吗?
对于不愿意努力,每天沉迷于游戏和综艺的普通人来说,不管是不是寒门,你的人生都没戏;不想吃苦,智力又不够用,偏偏还急功近利,无解。
对于强烈渴望改变自己命运,并愿意付出别人10倍百倍努力的人来讲,这是你最好的时代。
02
每个人的成就,都和自己的经历息息相关,我对成功如此的渴望,原因就是我的老家在吉林四平,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从小地方出来的人,和大城市孩子能获得的资源相比,起步是落后的,这是现实。我这种出身普通,家乡偏远的小喽啰,在认知上达到上海的高度就要努力那么久。
说到家境,我应该比这篇文章的大多数读者,都要差。
高考结束后,我来到上海,坐了29小时火车,硬座。
刚毕业时,对职业社会也不够了解,不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先是进了保险公司,后又去做销售,从最开始的跑业务做起。对,就像那种大街上发传单的,前几个月工资是1800,后面涨到了2800,就这样一直混了一年。
我运气不好,去到了一家老板很凶的单位,因为是新手,经常被老板骂,说我蠢得像猪一样,念书念的都是垃圾。当时我内心真的非常受伤,再加上连续的熬夜失眠,我曾一度对生活产生严重的焦虑。
出社会之后,别人不会因为你的无知去可怜你,也不看过程只看结果,你工作中遇到的意料之外的问题,也只能被上司当做是借口,很难过很委屈但也没有办法。
而这件事让我感悟最深的就是:现在多学一点本事,将来才能少求人一次。
同时我已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人光靠机械地努力,是无法改变命运的。
03
令我改变的,是走了一步“闲棋”。
“下闲棋”是围棋术语,指高手在行棋时,若有若无地在某个空白处着上一子,这看似无意中布置的一子,在后续焦灼的缠斗时,往往起到巨大作用,甚至左右棋局的走势。
树立好你的目标,把有限的资源长期用在你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你终究会过上你想要的生活。懂得“下闲棋”的人,是超越了自己的功利心,于无心处插柳,让柳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成荫。
辞职之后,在家休息的这段时间,我把目光放在了新媒体写作,因为眼前的资源和认知有限,我就全部自学,注册了自己的公众号,然后开始吭哧吭哧地写,然后去投稿。
那年轻气盛,也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和退缩,没别的,就一个字:干!
可是10来篇稿件投出去了,却没有一篇被收录。
后来我花了整整一个月,终于收到一个编辑的回信,我激动万分地看到一行字:
第一稿终于过了。收到红包走房间的那一刻,长大以来就没流过眼泪的我,第一次想哭——太tm不容易了。
但同时,那种被认可的成就感,也让初出茅庐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巨大的兴奋和快乐。
现在想来,无比庆幸。正因为我的执着,让我从0基础学习写作,转行新媒体,都变得理所当然。 凭借着积累的文字功底,我拿到了大公司的offer。
我不断学习牛人的做事方式,我的状态、我的标准、我的野心都在变大,我想从各个方面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很快,我就成了团队里面的TOP,并且客户和同事都很认可我,这也是我后面做内容创业的最大依仗。
这几年,我参加各种各样线上线下的活动,为知识付费了至少六位数,可以说除了衣食住行以外,我的所有花销都在这上面。
我知道这阶段主要目的就是学习,多去做不同的项目,去处理复杂度更高的问题,把实践密度和质量再提升一个台阶。
毕业几年后,无论在知识面上还是认知上,我都完成了一轮让自己还算满意的迭代升级。
04
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对于我而言,是一个新的人生起点。
我曾经做过很多大项目,也做垮过一家公司;我甩开了很多人,也重新认识了很多人;我曾无比失落,也享受过高光时刻。
某一个深夜,我突然想明白了,没有理想、不去奋斗的生活不能算生活,只能算活着。
我当时就感觉,一定有一种方式,不看关系不看出身,可以让你白手起家,有足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够努力,不必仰任何人的鼻息,就能赢得一份有尊严的生活!
于是,我就一直在寻找这种方式,终于被我找到了——自媒体就是这样伟大的工具!
今年,我选择和待了几年的公司暂别,全身心投入内容创作之中,想了一整晚,分析了各种利弊,我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
人的成长要素中,环境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但它常被忽略,因为它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
作为一个毕业三年的95后,我看到身边大多数同学,很多都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辛苦地996;一边拿着死工资,一边望着高不可攀的房价,不知道自己未来在哪里。
我就很想帮助他们,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我想也是。越是曾经吃过太多苦的人,越见不得别人吃苦。
你在公司上班,同行之间水平都差不多,相互之间也提供不了价值。而且在一家公司一个单位待的久了,你就会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恐惧。然后想一辈子就在一个地方呆着,等到35岁被辞退的时候,才恍然莫及。
我从来都没打算和同事竞争,因为自从我进入公司第一天就知道,这只是我的一个跳板。
人大多很难逃脱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一直刻意优化自己的成长环境,这样的环境天然的有利于自己成长。
2.学会薅时间的羊毛,制造时间壁垒
对普通人来说,内容创业是风险最低,门槛最低,收益最高的事业。
写作,就是在未知世界里撕开一个口子,让我们能不断向外扩张,让我们更愿意去做其他更多事情,让我们能变得更好。
我一直坚信,人的成长,本质上没有突变,只有渐变。任何成长,都是一场持久战。
自媒体在于不断的成长性,在时间的加持下,几乎有无限的上升空间。不断的制造时间壁垒,稳步上升,最差也比之前打工要强!
成长很难,难的事才有意义,我多写一篇文章,我的竞争力就比别人强一点,1篇看不出来,100篇就是巨大的差异,美好的事物乘以时间,威力很大。
我是个长期主义者,做一件事坚持并等待时间带来的回报是我的信条。
3.自媒体可以把时间卖多次
上天给每个人的时间是最公平的。都是24小时。同样的时间有的人用完就没有了,有的人时间用完了,产生的结果还在不断持续的产生利润。
普通的打工,每天的时间用完了,产生的结果却是被老板所有,老板只需要给员工一定的报酬,付费员工的时间。
创业者,用同样的时间,所总结出来的产品,可以持续不断的卖N份。
写作符合把时间卖多次的原则,打工是把时间出售一次,创业和做生意是把时间卖多次,比如说我的文章只要有一次火了,再后面就是无成本的边际效应。
最典型的就是知识付费,只要录制一套课程,可以无限次出售,而且持续不断。
把时间花在真正有价值的地方,才能持续不断的创造更多的价值。
后记
从一个小山村到大城市,我的认知眼界格局能力在不断的拓展。
遇见即改变,我的人生因为来到大城市,因为努力,因为写作,改变了很多。
唯一确信的就是,我每天写好文章,就是在创造价值,我只要一直在创造价值,就一定会有饭吃。
你在这里奉献了宝贵的时间,我自然也会肝胆相照,尽我最大能力,分享优质内容,还你真心实意。
我也明白,很多人竭尽全力还是一贫如洗困惑迷茫,所以我会把我思考经历后的经验和思维方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希望能让你的个人价值倍增,少走几年弯路;
我还会写一些实用的赚钱思维、方法、具体项目,一起实现财富快速增值。
这里的每篇文章,都是我通过观察互联网行业的各类高手和现象,通过不断思考、总结,并经过自己实践验证过的实用方法,写出来的;也是这些思考,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这既是一个写作者的感悟,也是一个20多岁放弃几十万年薪就跑出来创业的年轻人的洞察。
学习是每一个时代的刚需,然而当下这个碎片化信息爆炸的时代,能保持专注越来越难。
感谢你看完这篇文章,倘若你也想在这纷繁寥落的世界里充满希望的奋斗着,欢迎你,和我一起。也欢迎大家和我分享成长路上的故事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