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一直在看书,粗看过佛家、儒家的一些书。中国文化儒释道三足分立,又兼容贯通。这段时间在读《庄子》,古文阅读艰辛,一直缓慢。在读的过程很容易有一些思考,在生活的,在工作的,在社会的,突然想还是读慢一点,和写下一些理解。也许现在还是不太成熟,权当给现在当下所想的记录一些片段吧。
年龄越大,体会也许会更深一些,慢慢来,把这次的人生记录好,不忘却。
第一篇 逍遥游
庄子为什么要把“逍遥游”放在第一篇,一个远离烦嚣社会,静心自然的思想者,最大满足感必然是在心中,抬头看宇宙,低头嗅万物,随日而醒,随昏而眠,心之宽,游逍遥,人至高境界。所以第一时间告诉后人最重要的就是“逍遥”二字。
我辈如何做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如能做到,即可逍遥。但如何阐述这来龙去脉,逍遥自在,庄子没明说,首先却告诉我们:宇宙和我们之间是什么。
(甲) 鲲鹏飞跃:宇宙和心之大
鲲本为海中之鱼,腾空而起,变身为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现在神怪影视作品里不难想象这是何等波澜壮阔,气势磅礴。很多学者都说这不是生物,也许是来自外太空的宇宙飞船,代入科幻小说的情节也确实如此的熟悉。
从视觉上,庄子给人描绘了一幅巨大的天地图像,充满着力量感,反衬之下,人存在的渺小,宇宙存在之浩大。
从心理角度上,庄子也在告诉人,心中的想象可以如宇宙一样浩大,心流所在之处,超越物质现实,即可达到无穷边界。
外环境和内环境本统一,只是隔着一张皮囊。庄子说上天宇宙广阔边际,也许说的是藏在自己内心的天际。欲逍遥,请心先变大,大至宇宙的无限天际。
宇宙之大,心之大;心之达,宇宙之达。庄子心中的宇宙就是心中,每个人进入静谧后的真实的心。其实这些景象我们是无法使用肉眼通过视网膜,视觉神经到达大脑产生神经递质反应,但通过心可以直接投射在我们的意识当中,并产生相同的反应。如果我们已经承认视觉的真实,为什么要否认这种心的投射的真实性呢。
眼前的一切受制于眼球功能,无法洞察真相。但心之无穷边界可以让人突破界限,触摸时间和空间。心之动,如鲲展巨翅,化鹏高飞,拍击千层浪,翱翔万里天。这仿佛如薛定谔之猫,打开的不是现实的盒子,而是你心中念想的盒子。
回到现代理论,上千年来,我们的科学观经历了无数次推翻和重建的过程,每一次新的发现都会引起我们的思考,找到之前理论的漏洞,就这样,理论一次次建立,而实验将其一步步完善。从坚信地心说,到哥白尼总结提出日心说,再到现在的宇宙观,从亚里士多德的重物下落更快,到比萨斜塔验证自由落体,从相对论冲击经典物理,到量子力学的重大突破,而如今通过天文观测我们已经证实了了引力波的存在。然而,现在的物理体系就一定是正确的吗?每一次推翻都发生在与观测不符的实验现象之后,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的眼光其实如此狭窄,我们只是“碰巧”建立了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来自圆其说呢?
对于生命的理解,有着多年在医疗一线工作的经验,在西医学院密集训练5年,在大型医院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越走下来,对人生和生命 的理解,在内心反而感觉越发不清晰。社会的工具越发达,我们在大自然中就一直越往着微观和精准的尖端走去,但结果都是知道只是达到死亡的终点。知道结果的牌局,打下去的意义是什么呢?所以生命的终极意义肯定不是在不断的挣扎中,也不是在每一场生命的终点处,应该是在醒觉的路上。
而醒觉的起点和终点又是什么呢?
很多事后来才发现,真相除了能理解以外,人基本是无力改变的,适应就好。
下一篇
(乙)鸠与鹏:小聪明与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