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文化
以下文章来源于佛艺会 ,作者周晶
佛艺会
佛艺会
佛教艺术、禅意艺术的研究、交流平台,专业画家展示自己的佛教艺术,出家僧众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
隋牟,曾用名一舨 、予觉、隋宝森等。1968年生于山东胶南,现居北京。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今年梳理自宋代以来的历代禅意书画名家比较多,同一时代的画家之间其经历、风格往往有雷同之处,撰写、阅读的时候也容易乏味,为此近期也会撰写一些当代的画家,本期介绍的中国禅意书画名家隋牟老师,就是一位我非常尊重而且喜欢的书画家。
说起禅意,不仅是一种修行感受,在书画领域更是“知行合一”的外在显现。佛教讲“万法唯心造”,充分调用了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渠道,由外及内,运用形象、音声,如建筑、雕塑、画像,以及晨钟暮鼓等形式影响身心,达到弘扬佛法的目的。而禅意书画则更直接,通过书画把大众引入到禅定的境界里去。如弘一法师的书法是“静”,八大的花鸟画是“简”,而隋牟老师的书画里蕴涵了这些气质,更有一种“净”,这种“净”,不是宋代以来画面层层渲染式的“净”,而是笔墨和水的碰撞,更有笔墨变化,相对来说,这个技术含量会更大一些。看隋牟老师的书画,第一眼感觉是禅意的味道,这种味道与当下以工笔为基础的制作门类完全不一样。隋牟老师在人物、山水、花鸟上都做了大量的写生和探索,尤其是水墨的把控能力,在当代的中青年画家之中都是非常难得的。
最早认识隋牟老师,也是未见其人,先见其作品。一家老师在组织九华山乔觉禅林诗书画院活动期间,每次都有隋牟老师捐赠的作品。后来接触就多了起来,其间也跟随老师学了二年多的画,得过老师的不少指导。最早是想学老师国画的线条,但是跟随老师学习以来,才发现国画要学习的内容太多了,如线条、设色、笔墨、书法,甚至古琴等修养功夫等等。而隋牟老师一直在不停的探索和实践,这些年跟随老师一起写生比较多,老师的风格如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一样,一直在变。记忆之中,2014年在济南灵岩寺写生的时候佛像写生多用铁线描,佛像和寺院、古塔写生都是现场磨墨,一蹴而就,线条、笔墨虚实相间,小有变形,但是趣味十足,颇为耐看。而到了2016年去安徽徽县写生的时候,线条的勾和蹭擦用笔也多了起来,基本不设色了。后来的青岛黄岛金沙滩写生的人物又有了新的组合。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惟信,提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一位画家,往往是二十年、三十年才画出自己的风格,如倪瓒、石涛、八大山人都是五十岁左右才为人熟知,我观察当下中国美术馆个人展览最多画家的年纪是七十岁上下,如刘国辉、吴山明等。看隋牟老师十年前的画册和现在的作品就会发现,十年之前作品还是在禅悟阶段,而近年更有彻悟之境界,其笔墨的控制能力、书法与画面的融合、趣味性思想在人物、山水、花鸟上的探索和实践更成熟了。
任何书画家的成就,离不开个人的勤奋和学习的得法。今年初在宋庄遇到了隋老师的父亲,也说到了隋牟老师的勤奋,从小就喜欢画画,九十年代到北京学习画画,最困难的时候是经常饿着肚子学习,但就是喜欢画一直没有放弃。后来就遇到了卢沉老师,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下为自己的绘画风格奠定了基础。老师在授课期间,也一再提起感恩卢沉老师在耳提面授。俗话说得好:师父引进门,学艺靠个人。老师传授的一般技术层面比较多,但是画画又是一个形象思维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有“悟”的思考,还有就是学习知识的转化、探索和实践。自从隋牟老师受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以来,不仅把自己多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经验无私分享给学生,更是现场落笔、改稿,一周两次面授,其亲力亲为的教学让大家受益良多。我现在随身带一个小本,到哪里画到哪里的习惯就是那时候培养出来的。这些年,隋牟老师的微信是我关注度最高的,看他画的画,往往有惊叹之感,如又打开一扇窗看到一个新世界一样,如人物画、山水画还可以这样画等等。
一般来说,任何人的书画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格调、品味的差异。自古以来, 历史上能传承下来的书画大多为“神品”或“逸品”居多,如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一样,在我心中隋牟老师的作品已达“逸品”境界,虽然有很多人物画我也需要慢慢理解、消化。如元代倪瓒的“逸品”山水画到了明清成为了江南一带富商收藏的首选,隋牟老师的作品,还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共同品味。
最近一次聚餐,看隋老师面有削瘦,也再次祝愿老师一切如意,带领更多的学生迈入书画的禅修境界,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