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几个今年孩子高考的妈妈,看她们云淡风轻,心想,高考是否变轻松容易了。放榜后,细细聊过,才知道这些妈妈经历了什么。
惠的儿子是个一米八帅帅的男孩,高三了,原本不太焦心的她,突然有一天被班主任的电话喊到了学校,说儿子谈恋爱,严重影响了学习,希望家长引起重视、有所行动,否则孩子的高考就别想了,并让惠带孩子回家,有计划和改变的想法之前,不要回学校了。那个爱美又要强的妈妈告诉我,当她在全班面前带着儿子走出教室那十几步,让她记得一辈子,气喘的厉害,腿不受控制的颤抖。呆在家的那几日,她强装没事,带了儿子去看电影、去喝茶、去书店,安静了许久才与儿子聊了聊,告诉儿子,自己象儿子这么大时也有喜欢的男生。但喜欢并不代表要停在那,而是更好的前进,比如说考到同一所大学,为自己和对方的梦想做些什么。如果只是你喜欢我,我喜欢你,那是表面肤浅的。她没有不断的去唠叨儿子,而是采取信任的态度,终于有一天儿子对她说,“妈,我知道该怎么做,我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儿子用三个月的时间,把落下的功课赶了上来,也考取的一所不错的学校。
京曾陪着儿子小心翼翼度过了严重的叛逆期,那些辛苦只有她和爱人知道。这次的引爆点是新来的化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面,批评未交作业的京的儿子是“废柴”,原本就不喜欢化学老师的孩子为此完全封闭了自己,拒绝去学校、拒绝上课、拒绝交流。看到孩子如此强烈的反应,京和爱人为了保护孩子最终决定休学一年。离开了冲突环境的孩子似乎好了许多,没想到孩子的焦虑在6月7、8的高考日,像巫师给灰姑娘点化的南瓜车一般回到了原样,而且更加厉害,整晚睡不着觉。想到同学都参加了高考,都会离开,孩子似乎无法接受自己掉队,甚至感觉被丢弃了。京和爱人下班后尽量多着陪着孩子,希望用爱陪伴呵护,直到他走出来。
红的女儿是艺术类考生,去年春节就送到北京请老师进行专业绘画的训练,两地奔波,孩子很勤奋也很辛苦。这次文化课考的很好,因为艺术类填报志愿的特殊性,最终滑档了。孩子很受打击,特别是看到自己的玩伴都去了心仪的学校,孩子变得沉默不语。红是单亲妈妈,印象中,和女儿处得像姐妹像朋友,想她可以好好劝劝女儿,明年再战。红说,说多了,孩子也会烦,让她自己慢慢消化和接受吧!
高考的孩子,在父母眼中仍然是孩子,但交流相处的方式已成人化,给他们表达的机会、给他们信任、当然也要给他们特别的爱与守护,因为她们的内心有宇宙也有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