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由于之前的一个规划,把自己all in进去了,导致一个月没有都更新,最近回来发现竟然还有粉丝增长,很是感动,非常感谢支持。从这个月开始回归,持续输出有用和一些深度思考的文字,期望能给大家启发。
最近在公众号上看到了一篇关于自律的文字,文中作者讲到自己如何做到自律,以及十年自律之路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改变。文章写的情真意切很能引起读者共鸣,不过看完之后总感觉哪里不对。后来发现,文章本是讲自律,结果作者竟隐去了自律最主要的成分,只凸显了自己是如何努力和勤奋,以至于让人误解为自律就是勤奋以及高标准的约束自己。那么自律必须得如此才可以?
示例
我们先摘取几个片段,看下文中作者是做到自律的。
一个月之后,不多不少,正好减肥20斤!还有隐隐若现的6块腹肌。
都说身体和灵魂都要在路上。身体的强健之外,我还热爱读书写作。白天上班,晚上看孩子,我只能在深夜与清晨伏案写作,每晚12点、1点睡,早上5点半起的生活,我觉得赚翻了。
老婆带着孩子回娘家,我则进入了疯狂复习的状态。白天上班不能打折扣,下班之后一个人背着双肩包跑到家附近的图书馆,一看就是一晚。
以上是摘取了3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非常努力的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也很苛刻。文中最后,作者也表述了因为自律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看完这篇文章后,你会有一个很强的概念出现在脑中,那就是自律就是要高标准要求自己,以及要对自己狠一些,否则就不是自律。
甚至,你还会联想到一些著名的桥段,比如哈佛凌晨 4 点的图书馆景象以及比你成功的人都比你努力等一些列努力的样子(虽然这些后来被证实都是错误的)。
这种暗示很容易让人望而生怯而又心生崇拜,生怯的是原来只有达到作者所说的这种程度才叫自律,看起来标准好高,太难做到了,崇拜的是作者这么高的标准都做到,难怪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特别是那一段我赚翻了,让读者有很强的冲动去按照这种方式来执行。
我曾经尝试过这种自律,早上5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每天只睡5个小时,最终在咬牙坚持了一个月之后,不得已而放弃,最后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当时真的觉得再坚持下去话,会有猝死的危险。不知道作者是如何做到长期如此的,短时间冲刺如此做一下可以,长期如此,想必身体必定会吃不消。
那么是否我必须要做到早起晚睡这种苛刻的方式,才算是真正的自律?或者说,如果我不像作者那样早起晚睡,而是每天晚睡晚起,每个月只读完一本书而非一周一本,这种不和自己较劲方式,就不叫自律?
如果你观察下身边,就会发现很多反例。高标准要求自己并非是自律的必配,它只是代表了一个人的行为状态,并不能代表自律必须得这么做,这个无需拿来标榜。
自律是什么
那么真正的自律应该是什么,我觉应该是:
自律就是找到自己的节奏,然后持续的去执行。
自律并不是非要执行一些高标准的要求去约束自己,而是要顺应自己的习惯,找准自己的节奏,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持续投入到自己的目标之中,如此才是你的自律,而非别人的。
每个人的节奏不同,不需要千篇一律的照抄别人的。你有你早起晚睡的习惯,我也可以有我晚睡晚起的习惯,只要能够让自己在此期间能保持高效,最大化自己的产出,都是好的习惯。
而且抄别人的太容易放弃了,以至于好多人都认为自己的自律很差,其实你是在没有认知自己情况下,去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罢了,失败的概率必然会很高。高标准的约束自己也是自律,但这应该属于自律的高阶段位,而非自律的标准答案。不要刻意为了营造一种自律的假象去强迫自己,这并非你真实的自己,就好比你学习某些作者强迫自己每周必读一本书一样,即使再忙也得坚持,最终或许并没有每月细读一本书来的效果更好。
如何达成自律
那么如何达成自律,我们从上述的叙述中,可以发现3个关键点,一个是找到,也就是认知自己,一个是节奏,一个是持续执行。我们分别进行说明。
认知自己
认知自己属于自律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步。这就是为何你用到的别人介绍的方法,却很难做到,原因之一就是你没有去先了解自己而去盲目的执行。
自己是怎样的,适应什么样的强度,以及那个时间点对自己合适,都需要自己来慢慢探索,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高估或者低估自己,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在做出改变前,先给自己一个测试期,了解自己的临界点在哪里。
比如我目前保持的跑步健身习惯。开始阶段我以为需要每天早起去跑步,每次跑5公里,之后发现这样自己总是很难坚持,而且太早起床让自己一天都处于疲惫 状态,于是我给了自己一个月的测试期,来了解自己究竟是适应怎么样的训练。这一个月中我逐渐调整跑步的方式,最终调整为每次5公里减少到4公里,从每天跑变为每周2-3次跑,如此再也不会感觉到疲惫和坚持不下去了。
找到节奏
看过NBA的人都知道球队对比赛的节奏把控也很重要,失去了节奏掌控,即便是有再强的得分手,失败也在所难免难。同理节奏对于自律也一样,把控自己的节奏,才能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在认知自己的部分,我们已经找到了自己适应怎样的训练,而节奏就是自己确定训练的频率和状态,这个可高可低,并非固定不变。你可以在前期的时候采用低频的方式进行,然后逐步加强,也可以在有重要事情处理的阶段,放低这个频率,给自己更多精力去处理其他事情,同时还可以在稳定期,分阶段保持一个固定频率不变,总之它并非一个固定值,让你死守,而是基于自己当前的情况可以动态改变以及跟踪。
如果你死守于一个频率,不顾及当前的情况,也是很容易放弃的一个原因,尝试者基于目前的状况做一些调整,跟上自己的节奏。
持续执行,形成习惯
持续执行很容易让人理解为坚持,不可否认,坚持也是持续很重要的一部分,毕竟没有持续的事情,多数都是一时兴起,无法支撑起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达成。但持续执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好处是,通过前期的自律,会慢慢演变成成一个好习惯。
习惯是有惯性的,这种惯性会让你做一件事不靠自制力来维持,而是自发出一种主动来做。比如我现在的早起习惯,就是因为去年坚持跑步所带来的,每天6点多起床,到上班9点之前期间可以有3个小时的时间做一些自己的事情,而且从不觉得费力和难以维持。形成习惯以后,你后期行动起来将会越来也顺手,再也没有初期的那种需要苦苦监视自己做每一件事。
另外持续执行在过渡了前期的适应期,后期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做一些强度提升,走出一下舒适区,让自己的更进一步接受一些更高的挑战,你会发现自己对自律越来越有掌控感,可以把精力更多的分配自己目标任务上。
自律不是短距离赛跑,不需要你时时高标准要求自己,以及用控制力去解决每一种状况,自律应该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只需要维持得够久,足以养成习惯,最终由习惯来接手。
自律最终的目的也应是能够基于自己的特点来制定目标和行动,让目标和行动为自己所服务,而非拿着别人的模版来刻画自己,期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来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