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观看了赵连云老师主讲的《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感触颇深。
赵老师指出: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终身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终身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家庭是个系统,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家庭的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三个关键影响点:
1.父母子女亲情关系。习主席曾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任何一个家庭都存在家庭问题,正确的关系是爱与责任兼而有之。家庭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孩子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爱与自由,家长要营造自由受保护的空间。这需要家长提升自己。
2.家庭环境。永远是孩子心灵的港湾,是起点,也是终点。严父出孝子。孟母三迁,人恒爱。父母要远离酒色恶习,为孩子的成长创设健康的情境。
3.学生自身成长规律。小学阶段形成习惯,就像一张白纸;初中阶段,身心发育,叛逆初显;高中阶段,设计人生,明确目标。
赵老师还讲到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三级机制
一级干预机制:以班级为单位,组成小组进行监护;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加强教育;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拓宽家校联系渠道。
二级干预机制:以年级为单位,问题学生及时汇总上报;
三级干预机制: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危机干预小组,情决及时上报。
要关注自杀的信号。自杀行为是有前兆的。家长要用心的关注孩子。发现异常及时寻找帮助。
赵老师还教给家长“五法宝”。
1、示范法。父母慎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此时此刻,父母或家人情绪稳定,对孩子而言更是有益。一静胜百动,冲动是魔鬼。家长不能刺激孩子。刺激孩子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2:疏泄法。可以通过绘画、手工、歌唱等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正在发生什么,疏导、宣泄并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转移孩子对疫情的过度关注。打篮球的孩子通过攻击假想敌的方式宣泄情绪。孩子是手机控。家长设计使孩子失去对手机的兴趣。
3、模仿法,以身作则。家长多做有意义的活动。就像王羲之“太”字教子一样。家长要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明白什么兴趣是高雅的,什么兴趣是低俗的。
4、转移注意法。体育活动、美食都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5、陪伴共度法。家长要挤出时间高质量的陪伴孩子。
最后赵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太阳光是无私的,光明的扫除一切阴霾,为使孩子像太阳光一样幸福生活,让我们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