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小孟,与好友聚餐后,半夜腰痛剧烈。
无奈之下,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被送到了医院。
检查结果尿酸值820μmol / L,尿蛋白异常,血压偏高,已经出现肾衰竭。
这样的结果,让小孟一时间无法接受,病倒在了医院里。
那么,他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呢?
医生与其交谈后,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夏天的一个习惯是“祸根”。
原来,小孟平时就喜欢和朋友聚餐,喝点啤酒,撸点串,感觉很是惬意。
尤其是夏季,小孟最喜欢的,就是喝啤酒,吃小龙虾,约上几个朋友,找个大排档,边吃边喝边聊,是小孟最喜欢做的事情。
这不,最近一段时间,小孟隔三差五,就约上几个朋友,去喝啤酒吃小龙虾。
今天更是如此,喝了5瓶啤酒,吃了两份小龙虾,却不料半夜腰痛。
医生告知小孟,他的肾衰竭,与尿酸高脱不了干系。
而导致尿酸高,长期大量喝啤酒,吃小龙虾是“祸根”。
这样的结果,小孟一时间傻了,尿酸高不是痛风吗?怎么就肾衰竭了呢?
夏天,啤酒+小龙虾,会导致尿酸飙升
酒精,是尿酸的催化剂,会导致体内尿酸升高,还会抑制尿酸排泄。
而啤酒还含有分解嘌呤核苷酸的催化剂维生素B1,两者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体内产生的尿酸过多。
此时,如果,再吃点嘌呤高的小龙虾,则尿酸飙升,危害加倍。
尿酸高了,肾脏受不了
多数尿酸高,没有任何不适,但却更危险
临床上,只有约10%左右的高尿酸者,会诱发痛风。
大多数尿酸高者,没有临床表现,而这更危险,往往是“沉默的杀手”。
人体尿酸长期处于超标状态,对于身体有诸多的危害。
其中,高尿酸对于肾脏的损害,尤为严重,需要格外注意。
这是因为人体的尿酸,大部分需要通过肾脏代谢,经过尿液排出体外。
一旦尿酸长期超标,容易沉积在肾脏,易导致肾结石、肾绞痛、尿血等。
而肾脏受损,又会进一步影响尿酸排泄,加重体内尿酸水平,如此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便容易诱发肾衰竭,甚至尿毒症。
尿酸高,晨起有4个迹象,切莫忽视
迹象1:关节疼痛
经常在晨起后,发现关节疼痛,甚至出现急性关节炎,要格外注意尿酸高了。
这是因为,尿酸在夜间,没有及时排出体外,滞留在体内,容易形成尿酸结晶盐,沉积在关节处,引起疼痛。
此时,若不能及时发现,调控尿酸,则十分容易诱发急性痛风。
迹象2:晨尿颜色深如茶
清晨,第一泡尿液,要留心观察。
一旦发现尿液颜色深入浓茶,异味重,要警惕高尿酸牵连了肾脏。
尿酸通过肾脏,经过尿液排出体外,一旦尿酸高,会危害肾脏健康。
迹象3:早起有浮肿
长期的高尿酸,会使肾脏受损,并形成结晶堵塞肾小球,影响肾脏的过滤能力,一旦出现水滞留,就会出现局部水肿。
轻者出现眼睑、小腿等局部水肿,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全身性水肿。
迹象4:腰酸、腰痛
一旦,夜间尿酸无法及时排泄,形成盐结晶,堆积在肾脏,易导致肾结石、肾绞痛等,进而导致腰部出现疼痛。此时,一定要高度警惕尿酸高了。
不想尿酸高,坚持二勤,做好三事
坚持二勤
1:勤补水
多补充水分,可促进排尿,增加尿酸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此外,还可稀释尿酸,减少尿酸盐的形成,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白开水,是最佳选择,要多喝水,每天饮水量,至少应该达到2000ml。
除了白开水,植物茶水,也是补水分,促排泄,不错的选择。
用一些利尿利水的小植物泡水,也可以很好的促进尿酸排泄。
金兰菊叶茶,泡水代茶饮,可降尿酸,减少痛风发作频率。
金兰菊,是从欧洲引入国内的一种“药食两用”食材,后被《药典》录入。
中医认为,金兰菊,有清肝利胆,利尿消肿之效,药用价值高。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兰菊的有效成分,可抑制尿酸合成过程中酶的作用,减少尿酸的合成,可以显著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并高尿酸,对尿酸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均有降低作用,作用持久稳定。
此外,还可改善,由高嘌呤饮食,所引发的高尿酸血症及腹型肥胖,并综合调节脂、糖、尿酸交互紊乱的作用,减少痛风的发作次数。
经常用其泡水代茶饮,可可促进尿酸排泄,减少痛风发作次数与频率。
2:勤排尿
一定要勤排尿,不要憋尿。
人体内的尿酸2/3是通过肾脏,经过尿液排出体外。
一旦憋尿,导致尿液滞留,尿酸无法及时排泄,会加重对肾脏的损害。
久而久之,尿酸会以尿酸盐的形式析出,易沉积在肾脏,诱发肾脏病变,增大慢性肾衰竭的风险。所以,有尿及时排,切莫隐忍。
做好三事
1:管住嘴
饮食上,一定要多注意。
平时少吃一些嘌呤高的食物,如海鲜、海带、动物内脏等。
尤其是本身尿酸高、痛风的人,饮食上最好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新鲜蔬果。
并且,要注重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不可贪吃,暴饮暴食。
2:迈开腿
迈开腿,适当的运动,必不可少。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肥胖的人尿酸水平一般会高于正常人,需警惕。
迈开腿,走走路,散散步,打打太极,都是不错的选择。
3:不熬夜
不论如何,都不要熬夜。
一旦长期熬夜晚睡,会使内分泌失调,引起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出现紊乱,最终造成体内的尿酸无法及时排出,对尿酸有一定影响的。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