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一方面表现在备课,一方面表现在授课,那么,怎样备一堂好课,怎样上一堂好课?从去年暑假起始,我们连续学习了新师大国培送教下乡带来的一线教师的教学理论,学习、观课、实践、反思,逐步革新教学理念,在学习与实践中循环往复,来自基层的提升是缓慢的,又是令人振奋的。备好课、上好课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原来我们也可以不必“临渊羡鱼”,原来我们踮一下脚也能够“手可摘星辰”,自信源自于哪里?手拿一本教材也能上好课吗?答案是肯定的。部编教材的设计思路就是语文教师的解读方略,研究教材需要教师深入阅读文本,使用教材需要教师综合运用教材提示,再结合生情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专注于怎样用教材教,为什么这样教,也许备课上课会容易很多。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而教师的一桶水需要储备什么,呈现给学生的一杯水是什么,这杯水切入点在哪里?我以为从“一课一得”着手更容易操作。上周地区视导检视教学现状,在听评课中深深感受到“一课一得”的益处。相比较而言,“一课一得”的课堂结构更简捷,教师不依赖课件,上课的思路更清晰,更专注于对学生的引导。
印象最深的是语文专家组指导的青年教师张敏。周一,张老师上了一节《植树的牧羊人》(第一课时),确定了2个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读准生字词,并能将其正确书写下来(重点); 2.学会默读课文,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关键词句(难点)。由于学生基础薄弱,教师用了较长的时间梳理重点词语,虽然在知识点的落实上比较到位,但费时较长,导致本课内容没有上完。第二个目标,学生既要圈点勾画,又要概括故事情节,还要划分课文结构,教师不断地下指令,急于提示答案,边读边问,造成了碎问碎答,忽略了目标中的“整体感知”。没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文本,答案由老师一一答出,虽然也在同步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但老师讲的还是太多。
问题出在哪里?没有充分的使用教材,碎问碎答。第四单元导读中明确了阅读文本的方法和要求: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张老师关注到了课文的预习提示,但没有在单元导读的指导下设计学习目标,单元导读指导整个单元,也就是说单元意识不足。其次,课后的思考探究是本课的重点,应巧妙地把思考探究的问题编织到教学环节中,“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问题存在普遍性,专家组精心点评,针对不同问题一一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研讨中都受益匪浅。周五,张老师又上了一节汇报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进步着实喜人,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轨迹在教学任务的担当中实现了质的飞跃。
汇报课是第二课时,整堂课秩序井然,老师一边紧扣文本提出疑问,一边举手示意,学生跟随指令,令行禁止。这一课的学习目标是1.合作学习,探究脱险的过程(重点)。2.理解父亲帮“我”脱险的做法对我们的启示(难点)。目标的设置契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简捷明了,这样清晰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心里认知度,老师的教学过程也能一以贯之,体现了“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
学习理论,践行之,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一个推手,这次的视导就是推手。“一课一得”结合生情的教学理念老师们早前接触过,2018年新师大的送教下乡也带来了整体意识、文本意识、单元意识等,但理论未能完全落到实践中。通过观课、评课的教学视导活动,老师们在教学中一点点实践着曾经仰望的理论,既有成就感,也增强了信心。从学习目标的设立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已经明确知道要结合生情,结合师生的合作,结合教师的指导能力,学习目标不能贪多,更不能好高骛远,尽量做到“一课一得” 。
张老师的导入紧扣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阅读第4段:我渴望像他们一样勇敢和活跃,但是在过去的八年岁月中,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病弱的孩子,并将妈妈的警告牢记在心——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这段心理描写,老师在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中与学生一起追忆,一起抓住关键词“病弱的孩子”,关键句“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顺势得出了“我”不敢爬悬崖的原因,这一故事情节也为下文爬悬崖遇险埋下伏笔。第二个问题:如何理解第6段“这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这句话?联系第一个问题“我”自幼体弱多病,“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悬崖又太高太陡。这就为下文写“我”在被困悬崖遇险时的境地和害怕做铺垫。看似两个问题,其实是紧密相连的一个问题,注重了连贯性,稍微一带就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找出第7、8、9自然段中描写“我”当时的心理和处境的词语并进行分析。学生读到“犹豫不决”“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吓坏了”等词,这些词细致而具体地写出了“我”当时害怕、紧张以及恐惧的心理和处境,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孱弱、胆小的孩子形象,为下文被困悬崖埋下伏笔。
梳理旧知的环节,人物的心理活动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势引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一课时的内容复习巩固完毕。问题设置清晰明了,复习导入做到了求真务实,紧扣学生的认知,既夯实旧知,又为第二课时的学习筑基。这一步迈得扎实,六七分钟的复习旧知,张老师稳扎稳打,学生有所得,着重学生的巩固程度,教学的重心以学生为中心,不作秀,不着急推进。最关键的是,这三个问题源自于课文的旁批,充分做到了“用教材教”,体现了“文本意识”。
教师巧妙而自然过渡合作探究环节:遇到困难的“我”是如何脱险的?一起读文本:教师、男生、女生分角色朗读第18-28自然段,较长的课文突出重点段落的朗读和分析,注重“一课一得”。有感情地朗读后,学生思考:爸爸是怎样教“我”脱险的?第一步: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要吃晚饭了”。父亲没有一丝着急、惊慌的样子,言外之意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一定能下来。安慰“我”紧张、害怕、恐慌的心理状态。第二步:告诉“我”不要想得太多。“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第三步:指导“我”怎么做——左脚踩哪里,接着右脚踩哪里;鼓励“我”勇敢地走下了悬崖。指导走下悬崖的步骤并且给予鼓励。脱险的过程在文本中清晰可见,如果能够设计出一幅板书,既有脱险的经过,又有“我”的心理变化,再概括为人生经验就更好了。
脱险后水到渠成地思考:文中父亲帮“我”脱险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我”由这次经历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三个问题有些碎,可以合并为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的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终会取得成功。思考的内容正是单元导读的内容之一,也是课文的最后一段,最后一段的作用也顺势推出:说明道理,总结全文,深化文章主题。
作业布置紧扣本文学习所得: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你是怎么解决的?把你的经历和方法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习得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运用——写作,为“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和训练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这节课体现了“一课一得”的设计思路:如何脱险,脱险的经历概括为人生经验和启示。没有旁枝末节,只有一个目标贯穿始终,学生学得不累,老师也能指导到位,教与学相得益彰。
张敏老师的汇报课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已经初步体现了文本意识、单元意识、整体意识,能够充分地使用教材,短短一个星期,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都有了飞跃的发展,不能不说是这次地区视导工作最大的成功之处。一个人的进步,往往代表了我们这个群体的成长,贴近学生和课堂的指导,比以往的“无生”培训更能推动教学改革,藉此次地区视导的东风,相信我们语文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