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松塔胡同毛线加工点
珍珍正在干活,谢毓桂走了进来。
谢毓桂:珍珍,告诉你一个消息,明天人民银行要办一个银行信货政策报告会,由支行行长李仲城主讲,你去听听吧。
珍珍听了这话,她兴奋得满脸通红。他当行长了,她暗自高兴。
珍 珍:谢主任,银行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还是不要去吧。
谢毓桂:这你就不懂了,企业要发展,离开银行是发展不起来的。你这个毛纺织点在你和大家的努力下,算是站稳了,但还是手工操作,如果能贷款买台机器,那可就美死了。
珍 珍:是吗?还有这样的机器?
谢毓桂:一个机器抵几十人、几百人干活。
珍 珍:可我文化低,听不明白,我看还是请老会计杨大爷去吧。
谢毓桂:那也好,他是老会计,这些事他都明白。
94一举三得
在谢毓桂的主持下,黄城根街道办事处召开了银行信贷报告会,李仲城在会上介绍了银行信贷政策和申贷手续,这个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会后不久,几十份申贷书递到了黄城根支行。永安街办事处派来两位信贷员来支行帮助工作,他们在李仲城带领下逐户展开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和初步意见,交由李仲城和范明浩审批,半个多月时间就放出了三十多笔贷款。这天下午,李仲城正和两位信贷员研究工作,只见谢毓桂风风火火走进支行。
谢毓桂:李行长,我来找你商量一件事。
李仲城:请坐,请坐,有什么事打个电话来就可以了,不必大老远跑一趟。
谢毓桂:事情是这样的,在我们辖区有五家营造厂,你们对其中四家的申贷都批准了,这四家正在招工备料,装修门面,准备开春大干一场。可是有一户叫“和记营造厂”的没得到贷款。厂经理叫何崇德,可把他急坏了,他来找我,希望我帮他说说话。这不,我就为这事找你来了。
信贷员甲:谢主任,这户我们调查过了,的确不能贷,因为这户没有抵押品,门市房也是租的,也没人给他担保,所以真的不能贷。
谢毓桂:没错,你说的是事实,可这个何崇德是一个退休的老土建工程师,人也很诚实,我建议还是想办法帮一帮他。
李仲城:谢主任说的对,我想用一个变通办法解决这一问题,你们看行得通行不通?松塔胡同有一个大杂院,五十多间房子年久失修,房主也提出以房契作抵押申请贷款。
谢毓桂:是呀,这个大院我去调研过,再不修房子会出危险的。
李仲城:对,我的意见是把款贷给房主,让和记营造厂给他修房子,房主再以施工费名义付钱给营造厂,这样办,危房得到维修,营造厂也有活干了。
信贷员乙:好,这个办法好,我赞同。
信贷员甲:我也同意,这叫一举二得。
谢毓桂:这么办太好了,可我还有一个建议。据我了解,这个大院有一些人没工作,瓦工、木工、电工都有,我的意见是营造厂施工时,把大院凡是愿意就业的失业人员都招进来。
李仲城:好,谢主任的意见好,这叫一举三得。明天你们二位信贷员把房主和营造厂的经理都找来,双方签订一个合同,把这事办妥。
二个信贷员愉快地答应了。此时,谢毓桂内心对李仲城的工作能力深表钦佩,她高兴的离开了支行。
95谢毓桂家
带着满脸兴奋的表情,谢毓桂回到家中。
谢毓桂:妈,我告诉你一个事,我认识一个人,是银行的一个干部,一个基层
银行的负责人,年龄和我差不多。
谢 母:你对我说这个事是什么意思?
谢毓桂:什么意思?当然有意思了。简单说,我觉得这个人正是我期待的那种人,热情,有礼貌,有能力,又很谦虚,相貌也招人喜欢,所以……
谢 母:所以你看上他了。
谢毓桂:是,我喜欢他了,可不知人家是否结婚了,要是没结婚,我一定把他
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谢 母:那你不会打听打听?
谢毓桂:怎么打听,说不出口啊!
谢 母:那好办,你把他请到家来,我会办好这件事。
谢毓桂:好吧,如果成,我就把他带到国外,我相信,我爸一定喜欢他。
96 暗恋
自从这次和李仲城见面之后,谢毓桂就陷入了暗恋。她本想见李仲城谈一下合作的事,可没想到见到他之后,几天以来,他的影子就离不开了。她朝思暮想,夜不能寐。他好像磁石,她千方百计想找一个借口再和李仲城见上一面,可是想来想去,找不出理由。终于有一天,一机会来了。一个战友送给她两张电影票,是内部演出,一连演五部片子,从二次大战开始到苏军攻克柏林。战友告诉她,“机会难得,要演一整天。”她兴奋起来,连忙把入场券交给李仲城。
李仲城如约来到电影院。电影开始了,场面太雄伟了,几百辆坦克相拼,可惜这部影片是原版,没翻译成中文。谢毓桂悄悄对他说:“你能看明白吗?”
李仲城:太可惜了,我不懂外文,不知他们说些什么?
谢毓桂:我是学英文的,这是俄语,我刚学,但能听懂大意,我给你翻译吧。
李内心独白:真是一个“才女”。
李仲城:好,好,把大概意思告诉我就可以了。
中午到了,幕布打出:“休息四十分钟。”
李仲城:走,咱们找地方吃饭去。
谢毓桂:这地方那有饭馆?
李仲城:那咱就到小卖部随便买点吃的。
谢毓桂:不用你操心了,我都预备好了。
他们找到了一个清静的角落。谢毓桂打开小包,将五福斋的酱肉、太平洋汽水、果子酱面包、巧克力果仁糖,外加一瓶双合盛啤酒都拿了出来,李仲城心中很是不安。
李仲城:毓桂同志,你现在还是供给制,一下买这么多东西,这得花你一个月津贴吧?
谢毓桂:这你就不要管了。
李仲城:让你花钱,我心中很不安。
谢毓桂:本来我想买两瓶汽水,可是怕你喝汽水不习惯,才买了一瓶啤酒。
李仲城:实在说,我还没喝过这种酒。
谢毓桂:这啤酒度数很低,你就当解渴的水来喝吧。
吃完午饭,他们回到座位上,电影开映了。谁知啤酒下肚之后的李仲城双眼再也挣不开了,他一头倒在椅背上,接着又把头向右一偏,正好把头压在谢毓桂的左肩上。谢毓桂一下不知所措,她的脸在燃烧,心在狂跳。稍许,她镇定下来,轻轻把自己怀抱着的军大衣盖在李仲城的身上,然后一动不动地端坐在那里,生怕惊醒了李仲城。半小时之后,李仲城被电影中的炮声惊醒了,当他发现自己的头竟然倒在谢毓桂的肩上,一种不可言状的羞愧之情涌上心头。
李仲城:对不起,我太没有礼貌了,请你原谅。
谢毓桂:你说什么话,也许你太累了,没关系,没关系。
就在谢毓桂悄声说着的时候,李仲城发现谢毓桂的军大衣盖在自己身上,他感到谢毓桂对自己的照顾是如此细致,不由得用感激的眼神望了谢毓桂,心想她真是一个可爱的姑娘。电影幕布上出现了数千门大炮轰柏林的场面,天空已变成了红色。柏林被攻克了。长达七八个钟头的影片结束了,他们走出了电影院。
谢毓桂:我们走回去吧。
李仲城:这儿离你家可不近,你能成吗?
谢毓桂:可以,我们边走边说会话。
李仲城:那好,那好。
两个人边走边谈,虽然说了一路的话,可谢毓桂心里一直想问的问题——你是否结婚?却始终没能说出口。李仲城一路在想,人家一个供给制的姑娘,为了我,把一个月津贴花光了,她这一个月怎么过呀。他几次把手伸进衣袋想掏出一叠钱递过去,可始终没找出适当理由。刚巧他们经过一个书店,李仲城不由分说,他买了一部“中俄辞典”递给了谢毓桂,两个人这才分手。这一夜谢毓桂没能入睡,喜悦、兴奋、忐忑不安交织在一起,她陷入了暗恋之中。
97谢毓桂家
珍 珍:谢主任
谢毓桂:珍珍,我说过几次了,在家别叫我主任了,就叫姐姐。
珍 珍:是,姐。杨大爷开会回来说,咱们毛纺点原料有来源,市场有销路,还有供销社保证收购,咱们质量有保证,可以申请贷款,问题是要有抵押品。
谢毓桂:是啊,我也在想这个事。
谢 母:什么叫抵押品?
谢毓桂:就是不动产,比方房子、土地。
谢 母:那咱家房子不是可以拿出去做抵押。
珍 珍:那可不成,万一到期还不了款,银行就要处理。
谢毓桂:市场上毛钱供不应求,怎么会有那么大风险?不,不会的。
谢 母:行,珍珍,你放手干吧,干妈支持你,这房契你拿去用。
她把房契交给了珍珍。
98黄城根支行会议室
信贷试点小组在开会。
李仲城: 咱们信贷试点小组开展工作有两个月了吧?
信贷员甲:是二个月零十天了。
李仲城: 一共贷出多少笔。
信贷员乙:不算三轮车贷款和房屋修缮贷款,只是对小的工商业户,就贷出八十六笔,企业可高兴了。五家营造厂都接到活了,正在扩大招收工人。牛奶厂买了消毒机又开业了,老百姓又可喝到牛奶了。
信贷员甲:浴池业忙着更新服务设施,几家餐饮业在粉刷房屋。街道办事处对咱们反映可好啦。
李仲城: 今天开会,是易主任让咱们总结一下这二个月试点的情况,写一个报告,包括贷款产生的社会效果也要写上,比如,企业效益、税收增加情况,工人就业增加情况,等等。
信贷员乙:什么,还写税收?
李仲城: 是啊,要写上。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金融业对国家税收会有举足轻重的贡献。除此之外,还要写上我们在信贷试点过程中贯彻党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的情况,以及我们行贯彻信贷政策的情况,这些都是我们做好信贷试点工作的前题。
信贷员甲:我还有一个建议,把我们试行的信贷会审办法也写到我们总结中去。过去,我们两人在信贷科工作时,货款金额比我们这里大得多,当时都是科长一个人审批。现在,信贷金额小得多,反而由你和范主任两人会审,我觉得这对避免偏差是很有好处的。
李仲城:国家的钱,不能不慎。我们的目标就是既支持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又避免出呆账。你们两位评估一下,咱们贷出去的这八十六笔贷款中有收不回来的可能吗?
信贷员乙:我认为没有。
信贷员甲:我也认为没有,我们这儿没有呆账。
李仲城:这就好,这在总结当中也是个内容。
信贷员乙:为什么没有呆账呢?除了我们贯彻上级行的规定,比如抵押制、联保制,等等措施外,我觉得您提出来的那条措施也十分必要。
李仲城:哪条措施呢?
信贷员乙:就是要调查企业负责人的人品。
信贷员甲:我也同意。现在看来,企业负责人人品好,责任心强的,对保障贷款合理使用,保障按期还贷十分重要。我建议总结时把这条写进去。
99松塔胡同毛线加工点
谢毓桂在和珍珍谈话。
珍 珍:谢主任,这是毛纺机纺出的第一批毛线,又快又匀,质量可好呢!我们染了色,织成了几件毛衣,给干妈两件,给你两件。多亏了干妈拿房子低押,要不款贷不下来。
谢毓桂:好,好,给我的两件毛衣我一定要付钱。另外我告诉你一个消息,供销社可能要收编你们,成立一个毛纺厂,还要给你们盖厂房,添新机器,扩大招收工人。
珍 珍:那这架机器怎么办?
谢毓桂:那当然是供销社的了,贷款由他们归还。
珍 珍:没想到发展这么快。
谢毓桂:这件事太好了!内蒙羊毛有了销路,市场上的毛线得到补充,又增加了就业,这真是好上加好。
就在这时,会计老杨兴冲冲走进来,高声喊道:“好消息,好消息,北京日报表扬咱们了,快来看报。
报纸通栏大标题:
我们也有两只手 不在家中吃闲饭
——松塔胡同毛线加工点的故事
毛纺加工点人们一片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