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在黑板报前
这是一个星期天,冯晶、谢毓桂,肖淑敏三个姑娘来到支行。
冯 晶:请问,你们行长李仲城在行里吗?
这时,账务组组长钱云鹏赶忙从值班室出来,迎上去说:“你不是冯科长吗?李行长在办公室,今天我值班,我带你们去。”
冯 晶:好,谢谢。
三个人走进院内,见墙上挂着三幅横联:
(一)
早晨带着饱满热情高高兴兴上班
晚上带着劳动成果的自豪感回家
(二)
立足岗位 为民富国强尽尺寸之能
供职金融 为民族复兴献杯水之力
(三)
立振兴中华之志
树报效祖国之心
(附:以上三条采用时可酌情选择)
谢毓桂:真有点不同凡响。
三人又往前走了几步,在一块黑板前她们停住了脚步。见上面刊出了以下内容:
“银行一日”第四期 1949年10月25日
主办:支行工会 青年团支部
冯 晶:出了四期了?前三期的内容是什么?
钱云鹏:第一期是南汉宸行长所作的“关于银行在新形势下的工作方针”的指示。
冯 晶:你还能记得指示的内容吗?
钱云鹏:记得,我们支行行长要求我们熟记南行长的指示。大意是:“我们银行工作方针要适时转变,从支持小生产分区自给的方针,转变为发展工农业生产,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发展内外互惠的对外贸易。”
冯 晶:记得很准。那么第二三期内容呢?
钱云鹏:刊登了有关银行的名词解释,大概有二十多个。比如货币、信用、金融、会计分录、头寸、崴泥,等等。
谢毓桂:什么?什么?“崴泥”是什么意思?
冯 晶:这是银行员工自己用的土话。在词典上是找不到的。它的意思就是错账。我问你,这些名词解释你都弄明白了吗?
钱云鹏:都明白了,觉得很有收获。
冯 晶:你解释一两个名词,比如“金融”?
钱云鹏:就是指货币和以办理货币为内容的机构。比如银行、信用社。以后还会有保险业、设备租赁业等。
冯 晶:讲得好。来,咱们看看他们第四期刊登的内容是什么?
这时,进入她们眼帘的是黑板报右上角写着的一条语录:“没有大银行,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列宁。接着是一小段“编者的话”,其内容是:
“陆大姐是企业专柜的接柜员,她的职责之一是负责解付汇入款。在一个从千里之外来北京的采购员证件丢失的情况下,她不是简单的“拒付”,而是向售货单位的财务科联系,用“转账”办法把汇入款转入工厂账户,由工厂再付货给采购员。另外一件事是:当取款通知被通讯员以“查无此人”退回时,按规定她可以把汇入款退回去,而她,我们的陆大姐并不甘心这样做。她硬是利用星期天,骑着自行车来回跑了几十里路,找到了已经急得连饭都吃不下去的采购员。刘大姐为什么这样做呢?请看下面通讯:“我站在柜台里,我就是人民银行的代表,我站在外地人面前,我就是北京市的代表。”
在通栏大标题下,详细披露了她的模范事迹。三个姑娘站在那里,聚精会神地阅读着。
钱云鹏:冯科长,这篇报道登出来之后,引起了全支行的轰动,真是“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冯 晶:反响这么大?这篇稿子是谁写的?
钱云鹏:除了李仲城行长还能有谁?不但“通讯”是他写的,连“编者的话”也是他写的。这篇文章把大家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原来认为账款不错不乱就是完成任务。通过陆大姐事迹的启发,大家认为不错不乱是“起码”的水平, 服务不能停留在“起码”的水平上,应当提高到立足岗位,全心全意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新水平。又比如,联行组每天都要接到几百封邮件,这些邮件里装的是各地汇入款。过去是联行组坐等邮件送来,现在自己主动到邮局去取,提前了两三个小时,从而使收款单位收到汇款的时间也提前了两三个小时。变化最大的属企业专柜复核员刘兆基了。过去,他满足于账务不错不乱,现在他还通过分析企业账户情况,帮助十几家企业改善了经营管理。还比如,有的企业很火,原因是企业生产“三件套”很受外贸公司欢迎。
冯 晶:什么?什么叫“三件套”?
钱云鹏:“三件套”就是两个枕头,一个床单。生产多少外贸公司就收购多少,所以很火,而有的工厂却发不出工资。通过刘兆基反映情况,这家工厂也和外贸公司签了合同,工厂生产经营迅速好转。
冯 晶:一篇报道能起这么大作用,真让我开了眼界。好,我今天没白来。
谢毓桂:黑板报不仅内容写得好,而且粉笔字写得这么好,简直像书法家,你们银行真是藏龙卧虎啊。
冯 晶:这是一个小姑娘写的,她叫范小丽。李仲城来了之后,她是第一个被发展的团员,现在她已被选为团支委了。
肖淑敏:这篇报导使人受鼓舞,受启发。
90门里门外
三个姑娘边走边议,来到李仲城办公室门外,听到李仲城在和一个妇女谈话。为了不打扰他,三个人便停住了脚步。
任春雪:李行长,我向您反映一件事,请求您的帮助。
李仲城:什么事?请讲。
任春雪:我叫任春雪,在总务股工作。我们家闹离婚了,我丈夫要和我离婚,我来找您,请您劝劝他。您威信高,又平易近人,像司马岚大姐那样清高的人都被您说服了。
李仲城:你也有三十岁了吧,他为什么要和你离婚呢?
任春雪:是,我三十二岁了,为什么离婚?他不喜欢我了呗,离婚还有什么理由,瞎编呗。
李:好,就算是瞎编,那我得知道是什么理由。
任春雪:他说我对他管得太严,别人说他是四全丈夫。
李仲城:什么?什么叫“四全”丈夫?
任春雪:四全,按他们瞎编的说法,是工资全交、活儿全干、气儿全受、剩饭全吃。这不是瞎编吗?我是四全妻子还差不多。
三个姑娘听到这里,相互会心地笑了笑。
李仲城:“四全丈夫”,我头一次听说,他还有什么理由?
任春雪:说我不温柔,不时尚,不会打扮。
李仲城:那你就温柔点嘛。
任春雪:我们俩去公园,他看人家小青年两个人拉着手,他也要和我拉拉手。你说我能和小青年比吗?看见熟人还不羞死。说我不时尚,我们俩挣的这点钱,上养老、下养小,我都“时尚”了,全家生活怎么办?以后两个孩子还要上大学怎么办?
李仲城:那你让我管这事,你也得想想自己的缺点啊,比方“钱全交”,能不能改改。
任春雪:钱全交不等于他不花。实际上一发薪,我把他一个月的烟、酒、茶,都给他买下,他一个人花的钱顶我们全家一个月小一半的工资。
李仲城:你想,一个男人身上一点钱不带,多不方便呐,这“钱全交”真得改改。
任春雪:您没听说,“男人有钱就变坏。”交给他我不放心。
李仲城:你看这样行不,我劝劝他回家跟你好好过日子。你也得放宽点,给他点零花钱。
任春雪:行,这行。不过以后他用的烟、酒、茶我全不管,让他自己去买。还有他嫌我唠叨。
李仲城:那你就别老唠叨了。
任春雪:不行啊!比如,他洗澡不洗胳膊肘,夏天穿短袖衬衣,露出两个黑胳膊肘,多难看。还有穿皮鞋,不系鞋带,不擦鞋油,这些事,我见到就说,您说我说得不对吗?
李仲城:对,对,这些事就应该说。
任春雪:他这是不知足,这些事说说不是爱护吗?他要不是我男人,我还不管呢。
李仲城:你说得对,男人别不知足,有妻子唠叨是一种幸福。好,我得提醒提醒他。不过我也要提醒提醒你,俄国有个大作家说过一句话:“幸福婚姻的关键不在于你们有多协调,而在于怎样处理你们的不协调。”我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希望你记住这句话。还有、,我问你,你丈夫是谁?在咱支行吗?
任春雪:不在支行,是咱们上级行,永安街办事处,他叫魏玉泽。
李仲城:那我怎么才能管得着人家?
任春雪:你打个电话就行。办事处有个人事科长是个女青年,叫冯晶,是专管老魏的。她说句话,保证老魏不敢和我离婚。
这时窗外谢、肖二个姑娘冲着冯晶看了看,小声说:“说你呢,没想你有这么大权威!”
李仲城:好,这电话我一定打,你们俩口子也要好好过。你去告诉老魏,说离婚的事不要再提了,要是再提,就说我会带着你去找冯晶科长。
任春雪:好,这么说好,这么说有劲儿,谢谢你,我走啦,再见。
91李仲城办公室
见那妇女离开了,三个姑娘便走进了李仲城的办公室。此时李仲城正要审查企业贷款申请书,见她们进来,连忙站起来,迎上前去。
李仲城:冯科长,您大星期天来,一定有什么要紧事。
冯 晶:没事儿就不许来呀,不只我来,还有我两位同学一起来了。这位是谢毓桂,这位是肖淑敏。
李仲城上前和她们握手。
李仲城:欢迎,欢迎。谢主任,您也来了?
谢毓桂:这么说你不欢迎?
李仲城:不,不,你们来让我这儿蓬壁生辉。
冯 晶:你们认识?
李仲城:岂止认识,我们还共过事,曾在谢主任主持下召开了一个储蓄宣传会议。会议开得很好,到现在我还心存感激。
冯 晶:没想到,你们早就认识了。好,好,现在我告诉你,我们三人是大学同学,解放前都加入了地下学联,解放后都参加了工作。我们三个人今天来都有事找你。
李仲城边给大家倒水,边答话。
冯 晶:刚才我们在门外,听说你当媒人了,真的?
谢毓桂:行长当媒人,好事,说给我们听听。
于是李仲城把给司马岚介绍对象的事说了一遍,三个姑娘齐声赞扬。
李仲城:给战友当媒人是我的兼职。你们三位战友需要找对象,我一定帮助,吩咐一声就行。
三个姑娘笑了起来。
李仲城:冯科长,您星期天不休息一定有什么重要事。说吧,我洗耳恭听。
冯 晶:我先说吧。听说你们黑板报办得很好,今天一看,果然很好,今天是第四期了。
李仲城:对,第四期了。
冯 晶:这么办,你把这四期文稿留底都给我好吗?
李仲城:那当然不成问题,不过,黑板报主编是陈晨,她今天没来,这样吧,明天一上班,让她给您送去。
冯 晶:好,好。
李仲城:您来的正好。刚才,我们支行有一个叫任春雪的职工来找我,说她的丈夫要和她离婚,她的丈夫叫魏玉泽,是咱们办事处的干部,这件事请您帮忙找老魏谈谈话,调节,调节;而且这个任春雪对你还挺信任,她说只要你说句话,保证老魏不敢和她离婚。
冯 晶:我这么大的权威?不过据我了解,魏玉泽不是那种喜新厌旧的人。好吧,他们夫妻既然产生了矛盾,我去做做老魏的工作,不说这事了,现在请谢主任说吧。
谢毓桂:我是来求援来了,商谈合作的事,就是以前我和你谈过的事。在工作中,我越来越感觉到银行信贷的支持是多么重要,所以,我想咱们合作办一件事。
李仲城:您说。
谢毓桂:请您给咱这街道范围的小工商户来一次讲话,内容是“银行的贷款政策和申请贷款的手续”。我安排,你讲,怎么样?
李仲城:好,好,要是以前,我还不敢答应您,现在可以了,因为上级已批准我们支行对小企业进行贷款的试点,还有你建议的三轮车贷款和房屋修缮贷款都批准了。
谢毓桂:真的呀?太好了,太好了!
李仲城:当然是真的。上级同意我们支行试点,让我们拟出试点办法,并且还从信贷科抽出两个有经验的信贷员,帮助我们一块干。这些天,我一直在想您这个街道主任真聪明,会和银行配合,巧借银行力量来解决失业,来繁荣经济。佩服,佩服!
谢毓桂:谢谢你的鼓励。
李仲城:不过我还有个要求。
谢毓桂:你说什么要求?
李仲城:据我初步了解,你们这个街道大约有小户企业一百二三十户,我想对他们的现状做一个调查。这是一个很费事的工作,我们也没有多少人手,所以这次开会,顺便发一个调查表,请他们填一下。
谢毓桂:好,一言为定。我现在就去准备。
冯 晶:现在请肖姑娘说吧。她是你们肖志刚的姐姐,团干部,她可是一个才女。
李仲城:噢,听说过,您是一个地下党员,我们支行第一个入团的青年范小丽就深受您的影响,今天结识您,我很高兴。好,好,有什么事,请讲。
肖淑敏:我是来感谢的。我父亲要不是你们督促他去看病,恐怕到现在还在拖延着。
李仲城:应该的,听说他的病已经见好。
肖淑敏:是,好多了。还有我小弟,他调皮,软硬不吃,还要求辞职,经过你的教育,他变化很大,工作安心了,还参加了会计补习班。不知你是怎么教育他的,简直让我佩服,也很感动。
谢毓桂:是呀,用的是什么金丹妙药?
李仲城:这小伙子本质很好,是一个可造之才。我只是给他讲了讲凭证传递工作的重要性, 他不再认为自己的工作低下,明白了自己的工作和祖国的经济建设连在一起,所以他的积极性就上来了。要说金丹妙药,这就是啦。
肖淑敏:我认为你带头搞凭证传递,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他转变的关键。还有你废除了叫人铃,也很重要。
李仲城:你的弟弟最近还立了一功,就是在侦破库款挪用案件中,他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对破案起了很好的作用。肖同志,您是他姐姐,今后咱们配合起来多关心他,帮助他。
肖淑敏: 你说的好,就按你说的办。
冯 晶:好,好,该吃饭了。今天我请客,你们两位还是供给制,就吃请吧。
李仲城:那怎么行,既然来到我这,怎么能礼从外来?走吧,咱们就去什刹海边
上的“烤肉季”,吃烤肉去。不怕你们笑话,我还没吃过烤肉。
92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第二天,冯晶刚刚到办公室,陈晨就把“银行一日”从创刊号到第四期全部稿件送来了。冯晶立即把稿件呈交易华,并建议在全办事处范围内刊出。易华看完稿件之后十分欣慰,她提笔作出以下批示:“印发到各科室和四个支行, 开展一个向陆晓萍同志学习的活动,把我们的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