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被7631762次浏览的问题:
封了这么多天,武汉人还有钱吗?
不能出去工作,没有收入,还要支付各种开销,武汉人还有钱吗?武汉经济还撑得住吗?
结论:没钱。
真没钱。
作为一个武汉人,在过去封城的76天里,我是如何变穷的?
是否有钱取决于两方面:
一 2020年1月份(含)以前的积蓄;
二 2020年2月份至今的收入-支出的结余。
注意:这里讨论的是一般工薪家庭的现状,特别有钱和特别没钱的那20%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只是给大家讲一讲我个人的经历,在面对这种天灾的降维打击面前,普通人的一个真实状态。
先看第一方面:2020年1月份(含)以前的积蓄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
计算公式: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帐补贴)/家庭人口。
2019年一整年一个三口之家可支配收入=30733*2*=61466元。
那么支出呢: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559元
2019年的积蓄=61466-21559*2=18348元。
一个家庭(双职工,三口之家)2019年平均积蓄18348元。
再看第二方面:2020年2月份至今的收入-支出的结余
1 收入
除了事业单位、公务员等,基本上收入为零。
2 支出
2.1家里有一个或者以上感染了新冠病毒的,重症的人均治疗费15万元以上,轻症的人均治疗费1.7万元以上。在国家出台政策免费之前,这部分钱都是老百姓自己掏的。
一个真实的事件,一个农村的孕妇,感染了新冠肺炎,家里人为了给她看病凑了十几万元,大部分是借的。实在是无力负担了,这家人选择了停止救治。当天,这个孕妇就死了,一尸两命。这个孕妇死后的第二天,国家出台政策,免费治疗。何其悲。
2.2 家里没有感染患者,只是日常必备生活支出。
我跟先生两个月,不算房贷车贷这些支出,两个月两人共计花费10000多,至于为什么这么多,一方面是我们作为子女,要顾着家里没有赚钱能力老人的生活;另外一方面则是由于稀缺导致的高物价。吃什么,多少钱,完全不由我们决定。群里一百多的套餐里面的蔬菜很多都是烂的,还要靠抢。
算下来人均支出(日常生活)=10000/2=5000元。
2.3 除开日常生活必备的固定支出。
房贷一月3000来算,3000*2=6000;
车贷一月1000来算,1000*2=2000;
房租一月800(不含水电气网)来算,800*2=1600元;
水电气网一月200来算,200*2=400元。
以上合计为6000+2000+1600+400=10000元。
2.4 前期的信用卡支出。
我的信用卡还款日是每月18日。1月23日封城,刚还完第一个月的信用卡债;2月18日、3月18日,挺过了两轮还信用卡。这一部分每个人的差异很大,而且还有跟日常支出重叠的部分,就不拿出来单独统计,只是应该也有人像我一样,信用卡、花呗都要还不上了。
2.5 其他支出。
两天前,合伙人小姐姐给我打电话。
我们俩在2019年8月底开了一家小小的花店。
两个人投入了几万块,支付店面的转租费、装修费、人工费、租金等等。
一直到2020年一月初,花店算是收支平衡,刚够维持运转,没有盈利。
房租一季度一交,每月3000元,我们支付了2019年9月-2020年2月共计6个月的房租,合计18000元。
小姐姐打电话问我,是关门还是继续交房租?
我们决定关门。
现在花店想要转出去,根本没有人接手。
开张就是亏钱,一个月净亏都在6500以上(房租+人工费)。
房东说,最多只能免一个月的房租,杯水车薪。如果我们违约不再续租,那么押金3000元就不退了。
算下来,我们投入的几万块,亏得干干净净,算是血本无归。
有一家同行,12月底刚刚换了一家大的门面,光装修都投进去10万块,咬牙硬挺着。她没有办法,只能亏着开门营业。关门就意味着半年的房租和装修款打水漂,保守估计都有15万。可是开门她也没有生意,大家都没钱,怎么会把钱花在非生活必需上面呢?
武汉人手里的钱=18348+0-10000-10000=-1652元(不含医疗支出、不含信用卡支出、其它支出)
计算公式=2019年积蓄+2020年2月份至今的收入-支出
再说个真实的事情。对,拖欠工资,现实就是这么操蛋。
2019年初我回到武汉工作。入职了一家新成立的所谓互联网公司。
正常8月15日发7月份的工资。没有一点点防备,到了那一天,公司的股东突然说发工资要往后延期。
就这么一直拖一直拖,拖到了9月15日,7月、8月的工资都没发。
直到9月21日,发了7月份的工资。
10月15日,发了8月份的工资。
11月18日,发了9月份的工资。
10月底,我离职了。换到了一家能正常发工资的单位。
现在2020年4月了,去年10月份的工资没有收到,社保没有交。
前同事们,一直上班上到了1月14日。也就是说,他们10月、11月、12月、1月(半月),三个半月没有拿到自己应得的工资,生活全靠信用卡维系。算下来就是他们从10月-3月,整整6个月没有一分钱收入,还要负担日常支出。
其中一个前同事怀孕了,一个前同事准备买房,而另外一个前同事的直系亲属确诊了新冠肺炎。
前几天一个前同事跟我说,解封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讨薪。现在公司法人跑没跑,我也不知道。三个半月的工资支出大概是52.5万元,算上三个半月的社保什么的,大概在60万左右。这60万不知道前东家拿不拿的出来,愿不愿意拿出来。
跟我同一时期离职的一个同事,她本来意愿是过完年之后好找工作的,所以11月中旬她离职之后一直没有待业,没想到现在,不知道还能剩下多少专业对口的工作。
想一想,多少小企业像我的花店一样,不得不关门。尤其是第三产业服务业,本来就是依附于经济形势发展的产物。大家手里都没有钱,还会愿意拿出钱来去旅游、去娱乐、外出大餐、买衣服首饰鞋子包包吗?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那些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怎么办?
如果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怎么办?
那么多应届大学生明年毕业,就业怎么办?
我们年轻人尚且生活如此艰难,那些孤寡的老人更是不敢想。
有些朋友说爱心菜。
感谢你们,在一开始封城的时候,我们去中百超市买到了五毛钱一斤的胡萝卜、五毛钱一斤的卷心菜,正是这些便宜的蔬菜支持了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需求;
感谢你们,我们社区收到了两次10元钱的爱心菜,里面是新鲜的白萝卜、土豆等,五斤重;
感谢你们,我们社区领到了两次免费的酒精溶液,一次是配比好的1L;
感谢你们,听说有些社区直接联系到了四川那边的农场,直接拖了一车蔬菜过来;
也要感谢社区的工作人员(黑心发国难财的除外,他们不配),在不能出门的时候,我们买菜、买药等等都是他们帮忙。他们一样也是人,也会有感染的风险,也有家人朋友。
爱你们。
最后解释一下,为什么有些爱心菜是收费的。
普及一下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含买价、运输成本、挑拣成本、入库成本等等围绕着交易而产生的成本。
即使蔬菜不要钱,运过来,过路费不要钱,车辆的损耗不要钱,卡车总得费油吧?
挑拣、入库、上架都是需要超市的人员操作的,他们总得吃饭吧?尤其是在这样高危环境下工作,已经是很难得了。中百仓储的工作人员中就有被检测出感染的。希望他们都能安好。
最后的最后,感谢你看到这里。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多。
正是疫情在家,我才得以反思,试图看清生活的本质——一日三餐、家人与工作。
欢迎回家。欢迎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