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ān dǎo hēi bái
颠 倒 黑 白
战国时期,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叫屈原。他出身于楚国的贵族之家,年轻时聪明好学,见闻广博,擅长辞令,无论在政治、外交或文学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才能和造诣,因此深得楚怀王的信赖,曾被任命为左徒,负责起草法令和接待诸侯宾客等事宜。
屈原所处的地位和取得的成就,使他在楚国的声望日益提高。但是,由于他对内主张改革弊政,对外采取联齐抗秦的策略,触犯了贵族内部腐朽势力的利益,引起了这些人的嫉恨,因此,他们的代表人物上官大夫靳(jìn)尚和令尹子兰便相互勾结,接二连三地向楚怀王进谗(chán),恶意中(zhòng)伤和诬陷屈原。久而久之,怀王就对屈原渐渐疏远起来。
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出使到楚国,对怀王说,只要楚国同齐国绝交,秦国愿将商於一带六百里土地割让给楚国。屈原认为这是一场骗局,极力劝谏怀王不要上当。但昏聩(kuì)至极的怀王不但不听,而且把忠心为国的屈原放逐到汉水以北。
等到楚、齐绝交以后,秦国立即变卦赖账,说割让的土地不是六百里而是六里,怀王怨恨秦国食言,重新召回屈原,并出兵攻打秦国,结果惨败,损失严重。后来,秦王又主动要求讲和,并约怀王到秦国相会。怀王中计前往,进入武关后便遭到扣押,被幽禁了三年,最后病死在秦国。
怀王的儿子襄王即位以后,便更加糊涂昏庸,对靳尚和子兰言听计从,进一步屈服于秦国的压力。不久又听信谗言,把屈原流放到更遥远的湘水地区。屈原在湘水闻讯后,感到无限的哀痛,但他自己负屈含冤,报国无门,只能把满腔的忠诚和悲愤,抒发在回环起伏、激越奔放的诗篇中。在著名的《九章·怀沙》里,他写了这样两句诗:“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对那些肆意颠倒黑白、葬送楚国的奸佞小人,进行了愤怒的鞭挞(tà)和控诉。不久,屈原写下了最后一篇绝命诗《惜往日》,便纵身跳进滚滚的汨(mì)罗江,自沉而死。
“颠倒黑白”意为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近义词
指鹿为马、颠倒是非、混淆是非、混淆视听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颠倒是非: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混淆是非: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混淆视听: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
反义词
明辨是非、实事求是
明辨是非: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造句示例
1、明明是他自己把玻璃打破的,却和别人说是我,真是颠倒黑白。
2、你不要相信他的话,他为了达到目的,常常颠倒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