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才女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
九寨沟的地震,震出了少相互试探着的感情。于是想到之前读过的一本书,忍不住要说给你们听。
“柳原现在从来不和她闹着完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做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她只是笑吟吟地站起身来,将蚊烟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
传奇里的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
到处都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咿咿呀呀拉着,在千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
离过婚的女子,大抵都会被视为抛弃者,何况还是在那个女子地位都不甚高,对女子都不太重视的年代?男人就是女子的天,男人的作用,怕是只单单地为女子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对那个时代的女子而言,多的是找一个经济上的依靠和名份上的归宿,感情,似乎从不敢轻易托付。
流苏与柳原第一次相见,是在妹妹的相亲会上。文中虽没有直接写出流苏是怎样抢了宝络的风头,但从人们的描述中,足足可见那天她绝对是给柳原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不然不至于几天后徐太太急急跑来说要流苏随她去香港,名义上虽说是帮她照看孩子,实质上却是柳原的主意。甲板上相见,柳原轻轻答道:“我在这儿等着你呢。”两人之间的爱情拉锯战就此展开。
自幼在英国长大,私生子的身份让他受尽了苦难,对人间冷暖早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领悟。在决定将流苏“骗”到香港之前,他早已对流苏的家境与经历了如指掌。“我知道你是不快乐的”一句话,便将心里话都说了出来,也该是个体贴温柔的男子。他在流苏身上所期盼的,不是流苏在身份和经济上对他的归顺和依赖,而是能相互懂得,彼此珍惜。
“执子之手,与子相悦”。这个悦,是两人情感上能进行心的交流,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类似于“灵魂半侣”。他很清楚白流苏靠近他,无非是想要一个名分和一个归宿,可他终究是爱白流苏的,只有对她,他才真正说过几句真话。因为大家都知道,玩惯了的人是难得说出真心话来的。
墙,是在流苏到香港的第一晚柳原带她去浅水湾散步时出现的,也分不清此时柳原对流苏的话是俏皮话还是真心话,他只说
“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如果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堵墙下面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这是柳原对流苏的第一次坦诚相待,吐露真言吧?他们都是自私的,在各自的心里都有着算盘和期待。对对方有着自己所提前设定好的模样。
比方说,柳原就觉得流苏是一个可以懂他并给他带来心灵上的慰藉的女人,流苏想要的却是一个可以帮她离开原来的家,不再受家族的冷嘲热讽的永恒归宿。以至于说着说着,柳原便固执地、哀恳似的说着:“我要你懂得我!”
就是在战争结束后,他俩刚回到房子时,柳原各样粗活都来得,扫地,拖地板,帮着流苏拧绞沉重的褥单。流苏也不赖,初次上灶做菜,居然带着家乡风味。因为柳原忘不了马来菜,她又学会了做油炸“沙袋”鱼,咖喱鱼。他们,也就做起了平凡的夫妻。
可以说,柳原是爱白流苏的,但他的爱,是精神上的爱,是希望能有人坦诚待他,真正理解他,细细想来,他玩也好,不思进取也罢,不过是一种暂时的逃避困境的形式,只是日子一久,也就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哪个又是虚假的自己了。
白流苏的出现,给了他一种重新做人的想法,他希望能在白流苏那获取真正的关心,能做到‘死生挈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至于这个人为什么是白流苏,首先是流苏长得美丽。文中开篇就对白流苏在镜中观察自己进行了描写,即使已经20多,但依旧还是很有几分姿色的。
在范柳原口中“你好也罢,坏也罢,我不要你改变,难得碰见一个像你这样的真正的中国女人”“真正的中国女人是最美的,永远不会过了时”这是流苏初次去香港时柳原对流苏说的话,若此时柳原讲的不是也对其他女人说过的俏皮话,那就可见出他对她的感情了。
其次,流苏与他有着类似的经历,他幻想着能和流苏成为精神上的伴侣。柳原是一个私生子,和母亲在英国长大,从小没有父爱,回家确认身份时还经历重重困难,很吃过一些苦,方才获得继承权,至今范家的族人还对他抱着仇视的态度。
巧的是,白流苏的经历和柳原极其相似,在他的理解里,他们两个在一起是可以有共同语言的,因为经历过,所以懂得流苏的感受。用张爱玲自己的一句话说,就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知道人情冷暖,因为感受到的都是他人的不善,就索性也胡来起来,反正自己有钱,又有时间,可以在吃喝玩乐上付时间和金钱上的账单。
直到遇到白流苏,他以为她就是那个可以在精神上拯救他的女人,他希望从此可以与她相悦偕老,这种想法在我们眼中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何况在那个年代呢?
“原来范柳原是讲究精神恋爱的,她倒也赞成,因为精神恋爱的结果永远是结婚,而肉体之爱往往就停顿在某一阶段,很少结婚的希望。”在一次柳原的真心话之后,流苏开始懂得这个男人的所想,但重点还是放在自己的目的上——她是要结婚的。这样就展开了两个人之间有各自自私一面的恋爱。
对于爱情,我没有经历过,但人大多是自私的,遇事是会为自己着想多一点吧?
“爱,是为了让对方幸福,是为了感受到你的无微不至,是为了让他过得快乐”关于爱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唯独没人说爱情就是让对方等待,让对方犹豫,让另一方因你而受苦吃醋。
这样的爱该是一种畸形的恋爱吧?他们恋着彼此,却又没有想过修成正果,最终还是因为一次战争,才使他们意识到两个人在一起真心不容易,战争,促就了这场仓促的爱情。这也不难解释“墙”这一文中的重要象征物,最终走向了坍塌。
战争所倾的,是两人之间的心城,是一堵为对方无形中设置的城墙。
两人恋的,也不过是自己心中为对方设定的一种形象,一个感觉。而不是真正的爱。这也不难理解柳原把他的俏皮话说给旁的女人听,从来不跟流苏闹着玩了。这样的爱情,给我,不要也罢。
没有战争的年代,天灾便成了检验真情的时刻,人也往往只有在有与世别离的危机感时才觉察出生命的可贵,某些人在自己生命中应该有的位置,有些话,现在不说,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