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当初自己填报高考志愿,一个词形容——“混沌”。准确的说对于自我的认知极弱,唯一明确的是“我想去北京,因为想做奥运志愿者。”也由此把学校的选择缩小为北京高校,再根据估分的范围圈定够得着的学校,再后来父母简单询问了几个朋友就给我报了工程类专业。现在回头看,地域的选择我给9分,学校的匹配我打8分,而专业的选择我只能给3分。虽然殊途同归,我们终究会不断修正脚下的路,但谁不希望从最初就能清醒的上路。
大多数朋友选择高考志愿基于父母的经验、或是他人的建议,在此想聊聊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应当如何倾听内心的声音去靠近梦想。
时代趋势 VS 内心热爱
在郝景芳(以《北京折叠》获得雨果奖)一篇谈论生涯的文章中提及专业选择大体分为两类:一种是向外看,选择“热门”,学好就业薪酬高的热门专业,正所谓追随时代趋势,比如当下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另一种则是向内看,选择自己热爱的方向,专注地走下去。对于前者,当你在职场受挫,看到他人光鲜的职场艺术照、被不断变化的潮流职业刺激,你或许会内心动摇,不断纠结着去改行。而后者,无论外界怎样改变,无论在职场经历风雨还是骄阳,你都不会变,而是义无反顾专注于自己所选。正如郝景芳说自己获奖与否大体不会影响她在写作道路上继续前行。
固然,时代的浪潮我们无法回避,吴军在《浪潮之巅》描述了计算机科学引领的一次又一次时代变革,然而成为时代的弄潮儿需要勇气和才智,更取决于地利和天时。
那么如何向内看,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 在此给大家两个小锦囊:
从理想出发——观察自己的兴趣
发现兴趣是什么?最简单的方式:拿出一张空白的纸,写下最想做的事,能让自己忘记时间流逝(心流),可以是画画、写作、聊天等等。有些朋友说喜欢做的事情总在改变,有些朋友说“爱吃”也是喜欢的,那怎么对应于专业?这时你可以进一步内省,你的兴趣在哪个阶段?
兴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初级的感官兴趣,看电影、美食、旅行等,停留于享受而并无升华;中级的兴趣,喜爱旅行便开始研究不同地区的历史人文,热爱美食而开始学习烹饪研究食材和配方,喜欢跑步则去训练和提升自己的肌力和体能,让兴趣向技能进阶,反过来能力的增强又进一步加强了兴趣,兴趣-能力相互促进形成完美的闭环而不断精进;最高层次的志趣,当兴趣符合了自己的价值观和追求,那它可以被养大成为你未来的方向。
其实无论处在哪个层次的兴趣,你发掘和培养它的唯一方式是“尝试”!
我导师有一个很聪慧的女儿,源于导师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造诣,他想让女儿传承自己走上科学家的道路。女儿很争气地考上了一所全美排名前十的科技高中,导师也颇自豪。然而一年过去了女儿却发现自己并不喜欢科学研究,相反她爱画画,导师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很开明地送她去专业机构习画,而后女儿把精力投入在艺术上,最终考上了纽约的艺术院校。大多数人都无法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你只需要有尝试的勇气。
另一个故事就谈谈郝景芳,清华物理本硕,随后转读经济学博士,而后从事经济研究工作,业余写作并获得雨果奖。如此多角色的变换其实是她自我探索的映射,她也曾经历求学时的混沌和迷茫,但一直在寻找自己喜爱并且能做的方向。逐渐地她确信了自己的兴趣在研究和写作,只是研究的对象从万物之谜、到万人之谜、再到一人之谜,看似毫无关联的物理、经济、和文学被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表象兴趣会改变,而深层次的共性却是一致的。
从现实出发——发现自己的优势
选择终究是理想和现实的平衡,也是去探索自己喜爱什么(兴趣)以及能做什么(能力),反复衡量在二者间找到平衡。
如何找到自己的擅长/优势?你擅长的就是那些让你感到强大的事情,比如我自己对演讲、旅行策划。擅长/优势也可以是亲和力、表达能力、逻辑等等。当你把擅长的与喜爱的事结合,或许你就寻到了自己专业选择的答案。
对于自我的探索是一条漫长路,倘若面前的读者是一名初中生或初踏高中的学生,我以为你是幸运的,因为你赢在了时间,利用寒暑假去实习,去尝试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倘若你已经进入大学或是踏入职场,那也不必灰心,想想摩西奶奶的故事吧(她在七旬的年纪开始画画并成功举办自己的个人画展),只要行动起来永远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