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这1点的人,很难过得不好
最近几个月,大家都挺焦虑的。
没有工作的为找工作头疼,有工作的担心工作今日有明天无;
一些稳定性高的职业,转而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
“安稳”变得越来越吸引人,有时候会想,这部分“上岸”的人,应该没什么烦恼了吧?
事实上,并非如此。
前同事刘芳在一家国企工作,数十年不减员的规矩,也在最近破了例,接连裁掉了好几位同事。
早已习惯了稳定节奏的她,比任何人都更加慌乱。
她说,相比温水煮青蛙,更羡慕我们这种习惯“折腾”状态。
长居舒适圈,对变化的耐受阈值变低。
外界稍有刺激,就感到焦虑焦虑,甚至焦虑失眠、心态失衡。
一有风吹草动,便是草木皆兵。
站在树上的鸟,不会担心树枝折断,比起寻求安稳,我们更需要的是拥有飞翔的能力。
不稳定的环境下,比起寻求安稳,我们更需要的,是培养自己的“鲶鱼力”。
01 什么是“鲶鱼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鲶鱼效应:
挪威人为了运送活的沙丁鱼,会在沙丁鱼槽里放一条鲶鱼。
沙丁鱼喜静,容易一动不动窒息死亡。
鲶鱼喜动,以沙丁鱼为食。
在它的刺激下,沙丁鱼会加速游动、增强供氧。
这样一来,极大减少了沙丁鱼死亡率。
对鲶鱼来说,吃沙丁鱼是生存下去、自我实现的本能。
但人们从它身上发现了一种能力:
迎接、制造波动,增强自己和团队的抗风险能力。
可别小看这种能力,它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
几年前,我刚结婚时,为了好好操持小家庭,缩减了方方面面的社交。
原本很喜欢约朋友喝点小酒,现在只约下午茶,特意赶在下午6点前回家,与老公一起吃晚饭;
原本经常去各个工作室串门、跑动,现在只在微信上联系,我把重心放在家庭里,和工作伙伴能不见面就不见面。
结婚才1年,我就已经积累了很多不满。
“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安安稳稳,老公理所当然也要配合我。”
或许是出于发泄不满,我对老公要求也很严格,也要他像我一样把家庭放在第一位。
那段时间,我几乎成了“地洞里的鼹鼠”:
缩在自己的小家庭里,偶尔探出头谨慎地与别人见见面,又很快缩回去。
直到有一天,老公因为工作需要,请几个伙伴吃饭。
我陪在旁边,由于长期在家办公、不与人交流,在饭桌上全程只顾吃菜。
别说活跃气氛了,连别人抛过来的话,我都要犹豫几秒钟,才能反应过来他到底在说什么。
一顿饭吃完,我什么也没做,却特别疲惫,甚至有些埋怨自己这一年来的深居简出。
“要是我多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现在也不至于这么尴尬了。”
一想到往后还会有这样的饭局,我就对此刻的自己非常失望。
要知道,我曾经也是一个能言善道、热爱交流的人啊。
只因为放弃了自我成长,去追求一种脆弱的的稳固感,不知不觉,我竟把自己活成了并不喜欢的人。
僵化木讷、迟钝拘谨。
回头想想,我不应该以“经营家庭”作为借口,放弃自我探索。
变得更好的过程中,产生源源不断的自信与力量。
02 为什么我们会回避刺激
“沉溺安稳”,其实是人的天性。
当我们因为不想被扰动,屏蔽干扰时,不太能意识到,这其实也回避了成长。
反而会觉得,平静生活才是好的。
这份天性背后,其实藏着我们的过去。
不想被干扰,是因为过去有太多负性自我信念。
如果一个小孩,童年经历积极温暖,她整体上相信自己是好的,就不会害怕外部刺激。
如同那句话说的:在爱里成长的孩子,自带雨伞,未来也无惧风雨。
反过来,童年经历消极坎坷,她整体上觉得自己没价值,外部刺激就会激活消极信念。
听到有人被抛弃,遭遇困难或者不幸,下意识会觉得那把镰刀总有一天会到自己头上。
为了回避这些负面自我认识,我们便会竭力回避刺激。
这份天性背后,也藏着我们的现在。
人都喜欢体会“我很好”的感觉,不喜欢“我不好”的感觉。
外部刺激,逼着我们在压力中跑起来,这份扰动,会把“我很好”变成“我不好”。
就像日复一日规律健康的生活,突然住进来一个日夜颠倒的室友,你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一切仿佛失控了。
感到烦躁,也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