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事理说明文单元。如何把这几篇科普说明文教清楚讲明白呢?我在备课和执教时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的。
首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其实,去年外出学习时,给我们培训的专家们,一直在强调单元备课,要有单元教学的意识,不能把每一篇文章单独拿出来孤立的备课。其实这就是部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1+X的阅读教学理念,其标志着语文教学进入一个“整合”时代,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既是部编语文教材编排特征的需要,更是学生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单元整合”是“群文阅读”最直接的形式之一,师生通过阅读群文,将单元主题进一步聚焦和拓展,为学生创设“大语文”观,构建生动活泼、开放自由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全面的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以期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
于是我先进行了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科学为话题,编选了四篇阐明事理的说明文,分别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美国科普作者、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以及中国科普作家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涉及物候学、地理(地质)学、生态学和古生物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其语言朴素优美,带有“科学小品”的特点,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也给读者美的享受。
其次,我通过认真研读《教师用书》,把本单元的语文能力教学点设置为: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明的事理;2、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敢于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科研探究的兴趣。并借助《教师用书》拟定了单元教学的重难点:1、教读生字词,让学生正确辨识音、形、义。2、指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找准说明对象,区分说明文类型。3、理解说明内容,寻找开启句、关键句和总结句,再概括每一段内容。4、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5、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在文中找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句段,分析这一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6、抓住说明文的限制性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再次,我结合教学实际,明确每篇文章的教学重难点。《大自然的语言》: 理清逻辑,赏析语言;《短文两篇》:类文比读,学会推理;《大雁归来》:辨析表达,体悟情怀;《时间的脚印》:自主探究,学以致用。
首先拿《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来说,记忆深处尤记得前些年第一次在市里代表工作室上课就是上的这一课!还清晰的记得当时上这一课的情景:紧张过度,思路模糊不清,语言啰哩啰嗦,学生参与度不高……还清晰的记得评课老师们那犀利的语言像一把利剑划破了我那颗脆弱的心,那种课堂被否定的感觉一直在我心里持续了很久很久,也一度让自己很是沮丧很是失落,似乎就连重拾信心的勇气都消失殆尽!而如今再重新来教授这篇课文,突然觉得的这篇事理说明文并不是很难驾驭(只是自己当年并没有认认真真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我反反复复读了几遍课文,并结合课后思考探究题,设置的教学思路如下:(一)、 文题理解:何为“语言”?如何理解文中“大自然的语言”?(二)、 细读第一段,找关键词品味语言的生动、典雅,并分析这样写的妙处。(三)、 整体感知,归纳本文科普的四个关键问题,并理清课文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形象来临的因素。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四)、 体会本文说明顺序的安排,加深对逻辑顺序的理解:1、 第1---3段时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2、 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有什么理由?3、 全文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 (五)、说明事理有许多说明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五种说明方法运用的例子,并说明其作用。(六)、学生质疑互答,课堂归纳小结。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教学思路:(一)、作者简介: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达300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泰斗。 (二)、预习检查:概括两则短文的主要内容,请学生展示,要求明确短文说明的事理。(三)、学生完成填空,梳理两则短文的说明思路:
(四) 、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恐龙无处不在》中,“恐龙灭绝”是证明“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被压扁的沙子》“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 (五)、试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六)、 两篇短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最后得出的共同科学结论是什么?
为了让学生弄清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我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起提纲挈领或起承上启下或起总结作用的几句话。它们分别出现在文章的第1段、第4段、第6段、第17段,它们都是围绕恐龙灭绝的原因来说的,这也正是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学会运用“抓关键句法”,学生可以对文中说明的内容有更全面的理解。这些句子或出现在开头总领全文,或在结尾处解决问题,或是在文章的中间独立成段标示作者的写作思路。 借助这四句关键句,我和学生还理清了本文的说明顺序:由结果推理出原因的逻辑顺序。同时还学习到了一种逻辑推理方法:科学发现——科学推论——科学研究——印证观点。 学生是课堂的学习的主体,我们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我在教《被压扁的沙子》时忠实地遵循这一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依靠自己及小组的力量去梳理出本课的逻辑推理过程。学生经过梳理,发现这篇短文中隐含着一个严密的逻辑推理的链条:先是科学发现了“被压扁的沙子”的特性:高压形成,高温快速解体;接着又发现了:巨大撞击的地方都发现了斯石英。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斯石英;然后进行科学推论: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发生过火山活动;再然后通过科学研究:恐龙灭绝岩层中确实检测到了斯石英中的一种原子排列;最后印证了观点:恐龙灭绝不是火山活动,是撞击。 如此演练,学生既锻炼了分析推理的能力,还激发了探究兴趣,对事理说明文通过逻辑关系推理的基本特点也会有更深的认识。 除此之外,教学中我还设计了另外两个教学环节:一个是学习说明语言。阿西莫夫是著名的科普作家,他非常善于运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这一课也具有这样的特点。我让学生找到这样的语句,读一读,并体会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指导学生理解说明文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体会文章是如何把科学事实和科学道理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进而在获得美感的同时更好地掌握写好说明文的方法。另一个环节是培养思辨精神。第一篇短文表面上是说明“恐龙无处不有”,其实是想借此说明“板块构造学说”。第二篇短文表面上是说明“被压扁的沙子”,其实是想借此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大雁归来》教学思路:(一)、批注自读。1、通过读课文,你从文中了解了哪些有关大雁的知识?2、把你认为描写生动、语言精美的句子划下来。(学生归纳积累,互相交流补充)(二)、品读赏析。有人说这篇文章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请同学们选择这三点中的一点进行探索,探究方式:评定+例子。体会本文独特的写法,感受浓郁的思想感情。(三)、主题探究。作者以“爱鸟者”自称,文章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大雁的喜爱之情,你能找出来这样的语句,和大家进行交流吗?
《时间的脚印》教学思路:(一)、 文题解题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主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士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二)、 自主探究。1、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请结合课文回答。 明确: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它最初生成时,像书面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都凝固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层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这是文章的又一难点,这一问题意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结合课文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明确:“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之一,意在提高学生对地质科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三)、研讨写法。 (1)层次清楚,过渡自然:其间有些独立成段的句子,有提示重点内容、标示层次结构等作用。 (2)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3)说明方法的使用: ①举例子。②打比方。③分类别。
最后,这几篇文章学完了,进行单元整理,知识内化。主要让学生梳理单元重难点,提炼知识点,积累内化,提升能力。(一)、语基的积累与运用。 结合老师听写和习题检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二)、画出单元学习思维导图 : 1、识记一点常识。2、积累一批雅词。3、品味一些美句。4、理解逻辑顺序的几种类型。5、掌握几种写作手法。(三)、语文《能力测试》中重难点知识复习巩固及课外类文阅读!(四)总结归纳“如何阅读科普类说明文的方法”:
第一步:粗读文章。
所谓粗读,就是指通读文章,整体感知。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找中心句、划出要点、搜集文章的信息,准确把握说明的对象、事物的特征、所用的说明方法等内容。
第二步:精读文章。
1.把握说明的对象或道理。阅读事物说明文,首先把握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
三“看”:A.看题目;B.看首段;C.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等。
三“问”:A.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B.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C.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
2.抓住事物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还要弄清作者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
3.理清顺序和结构、中心:文章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要看说明的对象。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
说明顺序:A.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B.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C.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4.把握方法:阅读时,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5.体会语言:语言:A.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如:可能、大约、几乎、一般、近、之一等词。答题时常用删除法,即该词说明什么,如删去有什么不好。B.同义词的选用:注意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这是我对执教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事理说明文的一些探索,有不足之处,还请阅读的各位同仁能够批评指正!当然,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我还会不断去学习,探索,并不断更进和提升自我的单元整合能力和备课能力!
后记:“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与其把学生当填鸭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陶行知
(整理于2020年4月19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