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社会中的感情定向——男女有别
乡土社会感情中的“男女有别”:生理上,男女授受不亲、生活隔离;心理上,男女间不必求同,不需要彼此探索、交合,以求寻得心灵上的共识与默契。男女只是为了生育和经济事业的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遵循一定的规则共同合作。
为什么会形成“男女有别”的局面?
按照“西方路沈论”里提到的西洋曾经的两种文化模式——阿波罗式(Apollonian)和浮士德式(Faustian)来说,乡土社会属于前者,现代社会属于后者。
阿波罗式的文化认为宇宙的运行自有其秩序,人类只不过是在该秩序的指导下各就其位,没有创造性。在社会关系上认为感情是激动的,所以具有破坏性和创造性。在阿波罗式的文化认同上,感情是淡漠的,淡漠避免激动,淡漠产生稳定,因此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稳定的社会关系指向的是接受着同一意义体系的彼此了解,而不是男女之间碰撞出来的感情。男女有别的感情对生育来说是稳定的。
浮士德式的文化认为冲突式存在的基础,生命在于克服阻碍。该文化认同下,男女之间的感情是激动多变的,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因此,对于生育是不稳定的。
“男女有别”下的“家族”
“男女有别”的家庭是基于彼此生长环境的熟悉、了解于合作,不必花心思在求同存异上。男女性别的根本差异是鸿沟,也不打算解决。那么,只有同性之间才能高度趋同。所以从社会结构上来讲,男女有别的社会秩序容易发生同性间的组合。意思是,小家庭中的异性组合只用来完成生育这部分的功能,家庭的团结得靠同性的家族,比如父子、婆媳。“于是,家族代替了家庭,家族是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中国乡土社会里,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为重要的表示。”
男女有别的界限,使中国的传统感情定向偏于向同性方面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