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怎样去进行创业融资?
准备一个BP,进行一场路演,然后就可以像贾跃亭一样完成百亿融资了?
小七只能说,图样图森破啊,君不见路演可能面临“四大悲”……
时间到了,还没讲完!
讲完了,投资人没听懂!
投资人听懂了,不感兴趣!
竞争对手听懂了,模仿我,还融资成功了!
划重点:讲不完、听不懂、没兴趣
对应的,问题在哪呢?讲述拖沓、内容晦涩难懂、表达干瘪无趣
要知道,故事化沟通是传递信息最有利的方式,贾跃亭深谙这一点,所当初老贾路演的时候可是画了一个“大饼”的啊,融资没有那么容易,投资人有他的脾气,同样,咱们路演的时候也不能光干巴巴地有事说事,得讲讲故事。(关于讲故事的作用请戳这里)
1▼
首先,对于创业这件事我们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创业过程中,项目质量是核心,故事是辅助,融资是手段,企业未来的发展是目的。
因此今天我们所谈的“讲故事”并不是为了忽悠投资人——当然,投资人也远没有某些创业者以为的那么好忽悠。
话说回来,路演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次演讲,以“我有什么、我想干什么、我为什么做这个、我能做到什么程度和我需要什么”为主题的演讲。每个创业者的演讲过程都是大同小异的,这时候我们得从内容上下功夫了,之前已经提到了通过讲故事给自己定人设、贴标签并借故事打动投资人是个不错的选择,今天我们谈谈如何讲这个故事。
好的故事是什么样子的呢?第一要引人入胜;第二要可信;第三要简洁。
2▼
故事是个多元化的东西,可以平淡也可以一波三折,可以凄惨收场也可以大团圆,那么该如何选择故事走向呢?我们得尽可能选择讲一个存在冲突但结局大团圆的故事。
存在冲突的故事情节会让人有听下去的欲望,理想化、大团圆的结局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因此我们所讲的故事梗概可以定为:“你”因某事决定做某事,不懈努力、历经磨难,实现阶段性胜利。
<举个栗子>
以摩拜单车的创业故事为例:
一个适合自行车骑行的城市的幸福指数必然很高(起因1,理想化的共情)
在大城市打不到车、坐黑摩的危险系数高,做梦都想有自行车(起因2,遇到问题,引起共鸣)
自己曾经买过很多自行车,要么被偷要么不便于在大城市骑行、安置(起因3,遇到问题,引起共鸣)
在瑞典出差看到公共自行车却骑不了,开始决定做一辆随骑随停的自行车(决定做某事)
摩拜创立之初,因自己对产品设计的极致追求,没有厂商拥有这个设计和生产能力(经历磨难,同时为创始人贴上追求极致的标签)
面对质疑迎难而上,利用天使轮资金走上自建生产工厂的重资产之路(不懈努力)
在上海投入运营,引起广泛关注(取得阶段性胜利)
故事听完,你能联想到什么?
——谁还没有个要出门的时候?只要人人都给我一块钱,我就能收回13亿人民币!
——自行车出行低碳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政策,政府肯定得支持!
——创始人敢想敢做、追求极致,值得信任!
故事的后续我们都知道,运营了四个月,得到广泛关注,之后两个月内完成四轮融资,两年内公司估值达到100亿:
所以,当你的故事能够吸引听者听下去,促使听者站在你的角度思考这个项目、对你和你的项目都能下一个基本的定义,那么你的故事就合格了。
3▼
只要有情节地讲清楚来龙去脉就能够达到前文所说的“合格”的标准了吗?其实不然。
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讲故事不是为了忽悠投资人,因此故事应该立足实际;同时我们的故事要打动投资人,因此故事一定要可信。
所谓的立足实际并非要求故事真实发生在讲故事的人身上,套用形容艺术的话就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你大可以把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借鉴过来,但绝不能伪造项目进展——除非你想成为下一个伊丽莎白·福尔摩斯。
至于可信这件事,正如“演员的诞生”里章子怡常问选手们的问题:“你们认同自己演的角色吗?”在准备说故事之前,我们也应自问一句:“如果是你听到别人讲这个故事,你相信吗?”
要做到可信,则要求你的故事有明确的主人公、大致的环境以及合理的逻辑。
拿伊丽莎白·福尔摩斯的案例来说,故事的主人公是从斯坦福退学的“女版乔布斯”,主人公要做的事是开创一滴血检测上百种生理指标的先河,并以此融资百亿。
试想一下,如果主角是没有高等教育背景的草根,而想要做的事和伊丽莎白一样,投资人会支持他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普遍认知中,没有学术背景、眼界有限的草根在技术壁垒极高的行业创业成功就是不符合逻辑的。
所以准备故事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这次创业行为对故事进行规划——什么样的故事会让你这次创业看起来合情合理,什么样的故事会让人相信你有能力创业成功,什么样的故事走向不会存在逻辑漏洞都是我们要考虑的。
4▼
开头我们提到路演的第一大悲剧——时间到了话没说完。这就要求创业者在路演过程中把控好时间,换言之就是尽可能言简意赅地把事说清楚,讲故事也是如此。
一场较大型的公开项目对接会给每个项目提供的路演时间通常是8-10分钟,8-10分钟是什么概念呢?
八分钟可以阅读一篇4000字的文章;
八分钟的演讲稿长度通常为2000字;
八分钟的路演需要介绍的内容包含公司情况、团队信息、行业分析、项目情况、未来预期、融资目标。
发现没有,即便是单纯的进行项目BP讲述,8分钟的时间也难以尽善尽美。我们之前准备的故事是为了争取到后续详谈的机会、帮助投资人了解项目和项目带头人,但不能喧宾夺主,占用“主线任务”过多的时间,因此简洁明了尤为重要。
科学调查表明,成年人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状态每次只能持续20分钟,在路演的舞台上,这个时间更是缩短到了120秒,如何在120秒引起观众的兴趣呢?
很多人手机里都有一个叫keep的健身APP,这个APP的创业故事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2014年,创始人王宁在临近毕业的日子里,决心瘦身,但是没钱,请不起健身教练。他就自己一个人,搜集健身的知识,在学校操场跑步,对着视频网站上的健身视频练习。
自己锻炼的王宁瘦了 20 斤。
身边人一遍遍问,“是怎么瘦下来的?”王宁就一遍遍把那些他用到的链接发给他们。
身边人又有新问题:这么多链接,先练哪个?后练哪个?前一个月怎么练?后一个月怎么练?要不然你直接做个 APP,把这些视频全放到里面排列好顺序?
朋友的话给了他启发——大众需要门槛低的健身方式,整合视频做一个能帮助人们在家训练的东西会有市场。
这个故事的体量只有1分钟,但是它具备了我们前面所说的“合格的”故事所需要素:
情节:胖子成功减肥20斤
冲突:想减肥但没钱、想减肥但怕麻烦
结果:减肥成功的创业者意识到需求所在并决定做个东西帮大众低门槛健身
但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这个故事并不具有完整故事情节——为什么要减肥?具体怎么减的?减肥过程有多艰难?减肥成功以后生活有什么变化?
但这会影响投资人对这个项目的兴趣吗?其实不然,只要把“你的软件有市场、你瘦了20斤有说服力”这个问题说清楚就足以让投资人对这个项目产生兴趣。
5▼
文章的最后,小七再划一次重点:
在路演中简洁地讲一个引人入胜并且可信的故事是个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但情节拖沓、延伸面太广以及不符合逻辑是创业者们必须要避免的。
要做到引人入胜并不用像《调音师》一样无限反转、跌宕起伏,只用抓住投资人和大众愿意关注的点就可以了。
如果觉得不错就点赞支持一下吧,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小七交流讨论!(w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