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AP作为大学的先修课程,是为了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高中生通过提前选修课程换取学分提前适应。在国内更是备受追捧。被广大家长认为是“三大主流国际课程体系(IB、A-level、AP)”之一。那AP到底是如何发展至今的呢?跟着我一块了解看看吧。
冷战期间,受过高级培训的学生被视为美国战胜苏联的重要力量之一。美国决策者担心高中没有为学生的大学和研究生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更好地整合中学和大学教育,福特基金会于1951年设立了教育促进基金,即FAE。
FAE致力于开发普及的大学入门级课程,供高中实施。1954年27所学校进行了第一次AP考试。
与大学一年级学生相比,考生们在大学入门课程中表现出色,于是第二届委员会发展并完善了这一先修课程计划与课程,并在同年囊括了11门课程。
1955年,AP移交美国大学理事会开始运作。在早期,考试时间不超过3小时,学生可以参加任何数量的考试,收费10美元。
1956年在全国范围内共开展了十项AP考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作文、文学、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
1965年至1989年,AP课程在负责人哈伦·汉森的指导下纳入了更多科目。
80年代,AP考试成绩先后在德国、法国、瑞士等欧洲国家得到认可。
目前,AP有38门科目,最高成绩是5分, 它表示高中学生对大学的初级课程单个科目已经掌握到了正常大学生的程度。多数的大学认可3分及以上的成绩,部分顶尖名校要求更高。
与高中课程相比,AP课程涉及的科目更多、所学内容难度更大。因此,那些愿意选择AP课程并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就已经向学校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高达85%的学校也表示过,录取学生时会把AP考试成绩放在录取条件的首位。
除了美国,全世界还有4000多所学校认可AP成绩。AP成绩还可以在大学换取学分抵扣学费,这也正是这几年国内学生热衷于AP的原因之一。另外通过先修课程,中国留学生也能尽快比较快地适应异国的学习节奏,完成过渡。
AP发展到现在,也并非没有质疑的声音。2018年,耶鲁、哈佛等部分美国高校逐渐放宽了对本科申请人提供的AP考试成绩要求。华盛顿当地也有高中表示会逐步取消AP课程,这里面的来龙去脉下期AP专题再同大家一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