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一本书。
今天我分享的书:《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誉为"20世纪文学标杆",代表作品《百年孤独》。
本书包括了对他的首次采访,当时马尔克斯正处在《百年孤独》的艰苦创作中,这次采访展现了一个年轻作家在尚未闻名世界前的样貌,并揭示了马尔克斯对真爱以及对民间迷信的看法。
01 热爱写作
里尔克曾说过:“没有写作能生活下去的话,那就试试吧。”
我热爱写作胜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没有什么能阻止我继续写下去。
这就是我的理由。
我想我一直不停地在写,也是因为惧怕死亡。
如果我就此停笔,那我很快就会死去。
02 学习写作
作家们从未意识到他们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其实是学习写作。
如果画家在作画前要学习如何使用画笔,那么作家就应在试图发表作品前,知道如何写东西。
但是这需要牺牲、自律以及不断的努力,我们的作家就气馁了,他们觉得自己无法腾出如此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写作。
正因如此,最后,那些认为自己是作家的人从未开始过真正的学习,所以他们也就觉得自己没有作家的职业素养,最终止步于此。
你们看,其实所有的作家都有话可说,有意欲表,但因为他们无从下笔,就只能闭口不谈。
这就是现在的境况。
当小说家读到其他小说家的作品时,他们会把这部作品一一拆解开来,就好像对待一部机器。在教你如何写小说这事情上,没有什么比阅读另外一本小说来得更有效了。
03 规律写作与灵感
我每天从早上九点一直工作到下午两点半。
这正是我孩子上学的时间。
但我发现除此之外,那一整个下午和晚上,我还是在不停构思着故事的情节。
我意识到自己哪怕是在睡觉时都在想着我的小说。而这导致我起床时筋疲力尽,思绪枯竭。
所以从我关上电脑的那一刻,到第二天之前,我都决定不再去想写作的事情。
早上第一件事就是重读一遍昨日写下的东西,这样我就知道今天接下来的安排是什么。然后开始着手一天的工作。
我相信灵感,但我所说的灵感不是那种浪漫层面上虚幻而缥缈的东西,也并非来自圣灵的指引,更多的是我和想写的东西间的一种内在交流。
等我去洗澡时,想法就自然涌现了。
04 修改
你必须写很多很多,然后不断地剪切、修正,一本本的笔记本变得支离破碎,只有这样你才能有那么几页摆得上台面的内容!
也就是在这种时刻,那些在通往作家道路上,没有强大决心和意志力的人很容易就丧失了斗志,最终满足于仅仅只有一本书的‘成就。
05 瓶颈
写作遇到瓶颈是常有的事情,但我读到过关于海明威的一段话,其中写到他有时会在一页的中途停笔,以便第二天可以由此开始。
我发现这确实有用。
06 成名
名气曾经差点毁了我的生活,因为它让我觉得一切都不够真实,就好像权力会迷惑心智一样。
它会让你孤立无援,沟通交流上的重重阻碍最终会将你与世人隔绝开来。
总结:简单汇总访谈摘要,包括对写作的热爱、学习、怎么写和改等。
希望我的分享能给你启发,每天进步一点点。
参考书目:《马尔克斯:最后的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