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研究

一、理论基础

1850年3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中指出,“革命活动只有在集中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全部力量”。

1872年1月,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时强调,“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并进一步指出,“如果有人对我说,权威和集中是两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加以诅咒的东西,那么我就认为,说这种话的人,要么不知道什么叫革命,要么只不过是口头革命派”。

列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维护无产阶级政党“集中和权威”的重要思想,深刻指出:“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正因为有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战胜各种错误思想和分裂力量,取得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35年遵义会议前,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党中央,党的事业几经挫折,甚至面临失败危险。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之所以转危为安、焕然一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逐步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成熟的领导集体。

两个“历史决议”坚持“对全党与全民负责”的政治方向,既从团结出发,又达到新的团结,为我们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立了光辉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

“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是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形成的共同意志,是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保证全党团结统一、步调一致向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

二、理解

集中权威。①团结。思想团结,拧成一股绳。②集中统一。充分发挥组织作用。

三、事实证明

四、个人实践

①真信

②践行。一是行动上服从组织安排,二是积极融入组织,为组织建言献策。

③发挥引导,榜样作用。一是积极宣扬党的理论,二是指导帮扶其他同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