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网易云找了练英语听力的歌单,莫名其妙听到了济慈的诗。
后来上网百度,这位英国诗人像是星光惊艳了时光。像是诗人的宿命,英年早逝。和纳兰性德一样,才比天高,命比纸薄。
"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 "
美即是真,真即美。
在英国浪漫主义辉煌的“七姊妹星团”(彭斯、华兹华斯、柯尔律治、拜伦、雪莱、布莱克、济慈)中,济慈出生最晚,生命最短。但他的光越来越强,到今天,已超过了其他六颗星。他的诗作充满辽阔高远的想象、自然瑰丽的语言和摄人心魄的力量,不断唤起人们内在的激情和渴望。
除了他的才华,更值一提的是,是他比雪更纯粹的爱情。
1818年的冬季,一个23岁的年轻男子来到了18岁的范尼·布劳恩小姐家隔壁的院子里住下。听人说他是原本租住在那间房屋的布朗先生的朋友,就跟布朗先生其他的那些“朋友”一样,是个游手好闲之辈,没什么正经营生,轻浮得很。据说平时写点小诗,自称是个诗人,可看他那个穷酸气和吊儿郎当的德性,哪里有什么诗人的样子。
对于那时的约翰·济慈,这种非议并不过分。范妮第一次见到他时,这个小子穿着也许是他唯一一套拿得出手的西装,却怎么也遮掩不住自己的落魄境地。可范妮并不在意这些,她只记住了济慈那张希腊雕像一般俊秀的脸旁,并深深地被他身上所透着的某种此生从未见过的神秘气息所吸引。济慈和范妮之间,是真正的一见钟情,此生至爱。
两人相互吸引的地方更可称为浅薄,济慈从不遮掩自己对范妮这个英印混血姑娘独有的美貌所持的觊觎,他在写给她的情书中说,“既然没有你的美我就绝不会爱上你,我为什么不能谈论你的美呢?像我对于你的这种爱情,除去萌芽于美之外,我还想象不出有任何别的启迪。”范妮自然也是醉心于济慈出众的颜值。尽管23岁的济慈,虽然离他辞世只剩三年,却诗名全无,身无分文,空有一副好模样。
虽是老套的穷小子和富家女的爱情,济慈任凭一腔孤勇,和她订婚了。订婚后,成了他诗歌发展的高峰期。而他和弟弟,皆死于肺结核。
这是我喜欢的第一个英国诗人,也是最后一个。济慈后,无人能用火铸写在天空。
"世俗的诽谤离间不了我们
大海改变不了我们
风暴动摇不了我们
我们的手将跨越所有的山群触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