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结尾的那几天,以及在2018最开始的这几天,我和很多人聊了天,有朋友圈里活的风风火火的人,有我心里永远会留下一片天地的人,还有可能会永远活在朋友圈里的人。这些人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我已经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没见了,在发起聊天这个活动之前,我所的想的是,这一年,这消失没有对方消息的一年,这无法在彼此身边加油打气的一年,以及这只知道对方碎片消息还有无数个抑制探寻对方消息念头的一年,我希望这一年,我可以通过聊天了解一下他们。
我认为聊天有三种境界,一是一人侃侃而谈,一人耐心倾听,可以不同意,但至少不反驳,甘做树洞,这是聊天的第一境界;二是两个人能聊一个话题,至少有话可说,哪怕都是一些入门的知识或领域大牛的观点,这是聊天的第二境界;三是两个人聊一个话题并且深入交流,能够激发新的观点和想法,这是聊天的第三境界。
目前的我遇到的大多属于一二境界,少之又少第三境界,如果恰巧和SS都有空,那我俩会一人拿一瓶RIO去操场散步聊人生,每次聊完酣畅淋漓,又有无穷的动力。而那些大多数的一二境界,如果细分的话,第一境界的我不知道如何聊天,说多会有卖弄的嫌疑,且不知对方是否喜欢你的话题;说少那话就更寥寥了,惨淡收场好像怎样都不礼貌;第二境界很容易变成尬聊,像是一场小型综述研讨会,或者很容易变成强行合并主流观点。总之,一二境界结束之后,虽不至于痛苦,但总是有一点寂寥的。至于第三境界,我最喜欢在年终或者年初的时候和人聊人生,HH说,期待未来的感觉很好,我说,我不是期待未来,我是期待新的思维,你所经历的,你所感悟的,种种汇合成你的年终总结并且指引着你新一年的路途,未来就会如期将至。
至于经验,我认为经验也有三种境界,一是随心而动,本能而行,只是生活点点滴滴中的那些技巧支撑着做一次又一次决定;二是依照先人经验,循规蹈矩总不至于出大错,某些时刻还能谈古论今,大谈经验论;三是千帆过尽,功成身退,将每一个阶段的经历结合大师哲学化为自己的言与行,于云淡风轻处缓缓道来。
我曾经认为HH是一个和我聊得很契合的朋友,但是一年以后我发现,一年前的大道理和一年后的大道理没什么不同,一年前的感悟和一年后的感悟也没什么变化,他所谓的成长也许只是熬夜伤情的能力又多了一点,而化为行动力的能力却不见增长。如果一个人三句话不离“我对**学算是了解比较透的”,我不知道他以后的更大进步应该怎样表达,是“我是**学的大家”么?还是也许他没什么进步了?
聊天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在“一千小时”或者“一万小时”成功学的今天,我觉得我们应该渴望在一个小时的聊天里看到火光和希望,而不只是尬聊与八卦,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在指数增长的现代社会,你所积累的999个小时或者9999个小时是否在下一秒被清空为0,而你所需要的做的,就是快一点、再快一点的去体会经验,去规划人生,去少说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