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唯物史观,居于历史审视的高度
站得高,方能看得远。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物质生产而不是“自我意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是历史的“诞生地”。在历史长河之中,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生产劳动孕育了人类璀璨文明。所以,在平常教学中,我们需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人民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压舱石”。
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古代亚非文明”介绍了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以及古印度的文明。陈述具体的文明成果固然重要,但教师还需说清楚这些辉煌文明背后的推动力。不然,我们的学生只知晓古代亚非文明是如何的灿烂却不知其背后劳动人民的卓越贡献。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等出现与古代亚非人民的生产劳动密切相关。他们在劳动中积累经验,又因生产需求而不断革新。龚奇柱先生早年在讲授《古代埃及的文化》时,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劳动人民在划分田地经界等实际劳动中,产生了对数学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劳动实践,又使他们逐渐地了解了数学的规律,学会了筒单计算数学四则应用题,学会计算长方形和圆形的面积,并且开始懂得计算金字塔的体积”。
统编高中教材方面,笔者发现已投入使用的《中外历史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有多处诠释了劳动人民的历史地位,彰显了劳动价值所在,如:“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江南农民在长期生产中将耕犁改进为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事实上,古代中国历经了多次生产工具的变革,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从直辕犁到曲辕犁,从翻车到风力水车等,每一次变化都离不开辛勤耕耘的人民群众。诚然,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离不开少数英明统治者,但更多是基于这一群体。又如,《纲要》在阐释东晋至南朝江南地区开发原因时,从劳动力、劳动技术与劳动工具等角度进行相关历史解释。此后,才有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其影响甚至延续至今。若在“大历史”的范畴内回望过去,劳动人民正是这段历史的推动者。
当然,历史上也有不少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不过是集中了多少年来劳动者的成果,少数有名科学家的贡献,总是同无数无名科学家——平凡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3]例如,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它确实与贾思勰有着莫大关联。但作为地方官员的贾思勰,“他也有更多责任来促进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更多机会接触土地和农民,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贾思勰具有农业生产经验的原因”。又如《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又何尝不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呢?笔者不由地想起了2018年全国Ⅰ卷第24题,《墨子》中的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科学知识是对当时社会生产的研究和总结,它正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9年全国Ⅰ卷第34题,瓦特所改进制成的“万能蒸汽机”源自于劳动实践,但也绝不是瓦特个人独有的功劳。第一次工业革命亦是如此,哈格里夫斯等仅属于普通的纺纱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