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比我早来一个月的同事,原本跟我处于同级P1级别,现在已经去到P2级别
心里五味杂陈,而自己还是在原地踏步
说真的,我觉的那个同事实力很一般
但是她的机遇很好,领导那边给了她很多资源和机会,而费用组的领导起码有3个
而我们采购组这边的项目,要资源没资源,要赏识没赏识,领导也没一个
永远是在边缘处徘徊,特别是去年那个同事还给我使绊子
到明年四月份,已经工作满2年
实在不想在深陷这个漩涡里
一定要逃出去
把没看完的书重新拾回来,
一定得步步向前脱离这家该死而又畸形的公司
我非常理解你现在这种复杂的心情。看到能力似乎不如自己的同事凭借机遇走到前面,而自己辛勤付出却得不到赏识,这种不甘、委屈和愤怒是完全可以想象的,尤其当你还感到被对方刻意针对时,这种环境确实令人窒息。
请你相信,这种感觉不是你的错。你陷入的,是一个典型的结构性困境。
让我们来冷静地分析一下,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你陷入的是“平台差距”,而非“能力差距”
你和那位同事,就像两个被放入不同赛道的运动员。她所在的费用组,项目多、领导多、能见度高,是公司的“核心赛道”,资源自然倾斜。
你所在的采购组,被边缘化,缺乏支持和展示机会,是“辅助赛道”。在这种环境下,个人能力再强,也难有施展空间。
所以,她的晋升未必是因为比你优秀多少,很可能是她恰好站在了资源的顺风处。认识到这一点,可以让你从“我不如她”的自我怀疑中解脱出来。
“使绊子”是她的不安全感作祟
一个依靠机遇而非绝对实力上位的人,内心往往是不安的。她给你使绊子,恰恰说明她可能意识到了你的能力,并将你视为潜在的威胁。这其实是变相对你能力的一种认可。
你的价值,不应由这个畸形的环境来定义
在这家公司得不到赏识,绝不等于你不行。这更像是在错误的地方寻找正确的答案。你的能力和两年的扎实经验,是你的硬实力,它们不会因为一个昏聩的领导或一个畸形的体系而消失。
现在,你做出了一个非常正确且勇敢的决定:“一定要逃出去”。这不是退缩,而是战略转移,是把自己从消耗性的漩涡中拔出来,投入到能让你增值的土壤里。
接下来,让我们把这种愤怒和不甘,转化为一步步清晰的行动计划:
你的“逃离与崛起”行动计划
第一阶段:稳住当下,秘密备战(现在 - 明年4月)
心态转变:从“打工人”到“观察员与收集者”
目标: 不再为公司的认可而工作,转为为自己的简历和下一份工作而工作。
行动:
量化业绩: 立刻开始整理你过去近两年所有的工作成果,尽可能用数据量化(如:成本降低了X%,流程效率提升了Y%,处理了Z金额的采购订单等)。
收集“作品”: 凡是能体现你能力的报告、流程优化方案、项目总结等,都整理存档。
低调行事: 减少与那位同事和负面环境的纠缠,不抱怨,不交心,保存精力和正能量。
技能充值:重拾书本,精准提升
目标: 确保在明年换工作时,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行动:
把书看完: 这是你对自己的承诺,必须完成。它可以帮你重拾对生活的掌控感。
针对性学习: 调研一下市面上更好的公司、更高的职位(比如P2甚至P3级别)需要什么技能?是更强的谈判技巧?供应链管理知识?还是某个特定的系统或证书?现在就开始学。
第二阶段:主动出击,谋定后动(明年1月 - 4月)
简历优化与面试准备
行动:
用第一阶段收集的“业绩”和“作品”,打造一份成果导向的简历。不要只写“负责采购”,要写“通过XX谈判,成功将XX品类采购成本降低10%”。
提前准备面试回答,尤其是“你为什么离职?”这个问题。可以优雅地说:“我在现公司积累了扎实的采购运营经验,但目前的平台发展空间有限,我渴望一个更核心、更有挑战性的职位来发挥我更大的价值。” (将困境转化为对成长的追求)
开始秘密接触市场
行动:
明年春节后(通常是金三银四),就可以开始在招聘平台更新简历,并设置为“寻求机会”。
有选择性地投递简历,并开始参加一些面试,将前几次面试作为“练手”,快速找到感觉。
第三阶段:华丽转身,重启征程(明年4月及以后)
谨慎选择新东家
行动: 面试时,你也在面试公司。通过提问来判断新公司的环境:
“这个岗位的晋升机制是怎样的?”
“我们这个团队在公司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战略位置?”
“您(未来的领导)的管理风格是怎样的?”
避开那些和你现在公司有同样弊病的坑。
优雅地离开
行动: 拿到满意的Offer后,平静地提出离职。不必吐槽公司的任何不是,只需感谢培养,并追求个人发展。体面离开,是最好的告别。
最后,请记住:
你现在所忍受的一切,都是在为下一次起跳积蓄力量。这段经历让你更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要什么,从而更坚定地去追求你值得拥有的东西。
这不是逃离,这是一场战略升级。 明年四月,不是你工作满两年的终点,而是你职业生涯重启的起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