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读书就够了》学习促进者怎么回答提问
如果你为人父母,想知道孩子再问那些宝贵的问题时(当问题来的时候,你总是毫无准备),应该怎样回应才能帮助他提升学习能力,那你也需要准备一点儿学习促进者的技巧:
1.可以先称赞他的提问:“你这个问题问得很细致啊!”
2.可以让他自己尝试回答:“你认为是为什么呢?”“对啊,为什么石头就不会流呢?”
3.可以启发他自己寻找答案:“这个问题爸爸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我们可以一起把它搞清楚。我们去网上搜一下好吗?”“爸爸有一位朋友是流体力学专家,我们一起给他打个电话好吗?”
4.可以挑战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延续他的问题,问出更多、更好玩的或更深刻的问题:“水变成冰还会不会流啊?”“除了水还有什么会流啊?”
5.可以和他讨论,在讨论中有意识地联系他过去的经验,帮他规划可以怎样用上这个新知识,逐步塑造他大脑中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突破初级学习者的认知习惯,锻炼成为高级学习者和学习促进者,这样我们的下属、孩子就会知道,比答案本身更重要的是不断思考和深化自己的提问,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尽力消化和应用学到的知识。
马路上,听到一个小朋友和妈妈的对话。
“妈妈,汽车为什么会跑啊?”
“因为它有轮子啊。”
“为什么有轮子就会跑呢?”
“因为它是圆的啊”
“为什么是圆的就会跑呢?”
“它就那样啊,方的不会跑。”
“那为什么方的不会跑呢?”…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马路边捡来的。”
“妈妈,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来?”
“我也不知道,你自己百度吧。”
相信很多家长都经历过类似情况,面对孩子奇奇怪怪的问题,无论我们怎么回答,都不能令孩子满意。有时候我们的回答,会牵出孩子更多的问题,我们最后因为无法回答,会敷衍了之,或者露出不耐烦的情绪。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提问,孩子的好奇心会慢慢消失。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孩童时期正是求知欲很强的时候,如果父母好好引导,保护他的好奇心,孩子会更加愿意去探索新生事物,能够提高他的学习能力。
当孩子提问时,父母怎么才能好好引导他,帮助他提升学习能力呢?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表扬孩子的提问。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细致啊”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
2.让他尝试回答。
“你认为是为什么呢?”
“你想想,为什么圆的才能滚动呢?”
3.启发他自己寻找答案。
“妈妈也不知道这个答案,你可以查百度,然后讲给妈妈听哦。”
4.发散性思维提出问题。
问出更多有关和知识点相似的的问题,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除了汽车轮子可以滚动,还有什么可以滚动呢?”
“我们见过的都有哪些是圆的呢?”
5.内化。
引导孩子回想过去经历,反思过去的经历,帮他规划以后怎么用新的知识点。
这套方法适合亲子沟通,也适合平时和对方交流问题时,给对方启发性沟通
想起我家孩子从小就爱问问题,她小时候的问题简单,我还能找找网上标准答案告诉她,长大后的很多问题我却无法告诉她标准答案。
那天吃完饭和孩子在书房聊天。
“老妈,你说人为什么活着?”
我心里一紧:“你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家里有本《活着的意义》你可以看看。”
“那本书看过了,《人类简史》也看过了,那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说的意思是比如猪活着的意义就是让人类吃掉。那人活着的意义呢?”
“为国家做贡献啊!你看现在国家发展这么快,离不开科学家吧?”然后我说出了内心的想法:“我希望你做袁隆平、钟南山这样的人。”
“那人类在世界存在的意义呢?本来猪活得好好的,老虎在森林里,因为人类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孩子的语速很快,明显是思考了很久的问题:“人类只是这个世界的一种生物,因为人类,这个世界其他动物都沦为低等动物,植物也被破坏,原来的森林也变成了城市,你说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张口结舌,我能说优胜劣汰的结果吗?但明显这不是她想要的答案。
我只好敷衍她一句“闺女,你适合学哲学”结束了谈话。
后来思考了我为什么不能给孩子满意答案。
1、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深奥的问题。
2、水平有限,回答不了。
3、一直以来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很少正面回答她,而是让她去看书,因为我不想用我有限的认知去禁锢她的思维。
4、她从小就没有启发她去寻找答案,平时我有正确答案就会告诉她,她有问题会直接问我不去思考。
运用片段中的方法,我准备在10月3号早上吃完饭和她聊聊这个话题,一起去寻找答案,希望国庆节结束,这个问题有一点突破,不在纠结于这个话题。
我会用以下问题提问:
1、针对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
2、我们可以到网上搜一下类似的问题,然后看看哪本书更适合看。
3、我们再想想,假如没有人类,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