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莲子对我昨天日更文章的核心提炼,也让我更清楚我的日更的目的和意义。
其次是宋温暖小姐姐的星球的赞赏,让我感受哪怕我的文章阅读量不高,但是能够帮助任何一个小伙伴有些感悟都是对我最大的鼓舞和肯定。
今天的思考内容是价值观的思考,价值观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但在这个喧哗又浮躁的社会,我们的价值观却往往被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灌输,被社会裹挟。
在近期接受咨询的过程中,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清晰的描述自己的价值观,这更充分地说明了在个人教育中德育的缺失。
最近一直在思考,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今天看到梁总的文章,让我对自己第一条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怀疑。梁总文章阐述了:不是每一件事都是当下最值得做的事情—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在文中梁总讲到时间管理要有目标导向,只有知道靶子在哪儿,射出去的箭才有意义,设立目标才能提高效率,达到时间管理的作用,这才是时间管理的真谛。
我之前恰好写道:只有真正忙到没有时间的人才需要时间管理,我们大部分热衷时间管理的人,是因为做事情的效率太低。
我是极其认可这句话的,我们现在时间管理的真谛就是提高学习效率,但是紧接着无效努力、“只要有用”的陷阱、有用不等于有价值,让我感到好像我之前做的偏离太多太多。
有人可能会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们总是偏向于“自证预言”,算做出了错误的抉择,我们也能从错误中思考出积极的意义来,但是我们忘了,如果我们能不做这样错误的选择,我们本来可以收获更多。
所以一件事值不值得,要把我们放弃了的最大的机会成本考虑进去。
当我读完这段文字,我感觉我的价值观被打碎了,我之前一直偏向“自证预言”,因为我的第一条价值观,相信相信的力量就很明显有自证预言积极的一面。
我想,我有必要再举例说明我认为的自证预言的作用。
一项你不知道作用的技能,你是否会选择学习?
逻辑A:我不知道有什么作用,那我就不去学习,因为不去学,所以不会,那么在以后生活中遇到需要该技能解决的问题时,也不会想到这个技能,所以生活会不断验证“我们不知道作用的技能,就不要去学习”这个逻辑的正确性。
逻辑B:我不知道有什么作用,那我就去学习,因为学了,我才知道它有什么用,那么在以后生活中遇到需要该技能解决的问题时,我就会用这个技能去解决问题,所以生活会不断验证“我们不知道作用的技能,就要去学习,学会了就知道它有什么用”这个逻辑的正确性。
我现在选择做事的方法,也是积极主动的去做,我认为只有去做才能真正让自己知道该不该做,只有学会了一项技能,才能知道这个技能有什么用。
这样好像真的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如果我们能不做这样错误的选择,我们本来可以收获更多。我之前的价值观好像是错的,那我是不是应该在思考一条新的价值观?
我的元认知告诉我,这个问题不对劲,当你面对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都正确都有道理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我该相信谁?
其实这里应该引入一个新的思维模型“适用边界”:我现在所吸收到的道理都不是绝对的真理,它们只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某些特定的场合下适用。
那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想应该是自己坚信的自洽的逻辑,能够解释自己遇到的人和事情。
所以在看完梁总的文章后,我感觉自己的价值观受到了冲击,在下午思考的时候,想到了适用边界的概念,还有菲茨杰拉德的名言“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面对这个问题,我以我自己的标准来解决,需要能够能够解释遇到的人和事才能称之为价值观,也就是在“有用”陷阱和目标的靶向作用两个截然相反的观念上,达到一个平衡统一的标准。
我在静心思考,寻求统一的时候,却发现了这并不是截然相反的观点,他们之间存在着层次差,目标的靶向作用确实能够极大的提高时间管理的效率,但是找不到自己的目标比做事效率低下的人群要多得多。
换而言之,找到自己的目标本身就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更不用提陷入“有用”陷阱了,所谓的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本身就存在着层次的差距。
怎么能把战术和战略放在同一个层次进行比较?战略永远是战术的指导,但是能够在战略水平上有清醒认知的人,必然是在战术上炉火纯青的人。
这就是道和术的关系,连“术”都掌握不了,还想妄谈“道”,岂不是笑掉大牙,我忽然感到我和梁总之间的差距,也用自洽的逻辑解释了价值观冲突的问题。
目标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在不断地学习做事中,慢慢发现属于自己的目标,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当你没有目标的阶段,寻找目标的阶段,你恰恰最需要的就是“有用”陷阱,多去尝试,敢于试错,才能认清自己,才能找到目标,就能从“有用”陷阱上升到目标的靶向作用层次。
人生中,没有任何阶段可以跨越,我们要保持开放且专注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成长,开放且专注,没有足够的开放,没有看过其他的风景如何做到真正的专注?
这又回到了我昨天写到的60分哲理,用分数代表水平,我在阅读,写作,成长等方面的水平是60分,我把我的经验和理解整理出来分享,这些内容恰恰是20分水平的小伙伴,最需要的内容。
反而80分,100分水平的大神分享的内容,可能因为缺少太多的细节和故事,让20分的小伙伴只能望而称赞,而后忘记。
其实今天我就是遭遇了这样的情况,面对用道理解释道理的高质量文章,望而称赞后,差点摧毁自己的价值观,逻辑思维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逻辑自洽更是极为难得。
我这个水平还是决定以碎碎念的形式,将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写清楚,把道理藏在故事里,让大家来自行品味。
今天从听故事的角度,听韩鹏杰教授讲授《道德经》,要去了解写作的背景,了解作者是对谁说的话,在这些前提下,才能去谈论书中讲述的道理。
去掉背景,空谈理论,那就是扭曲了作者的本意。
我相信只有会讲故事的人,才能把道理讲明白。我国四大名著为什么都是小说,讲的都是故事,在这故事里蕴藏了多少人生的哲理?
最后再一次回答之前的问题,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自己坚信的自洽的逻辑,能够解释自己遇到的人和事情。
我的价值观第一条:相信相信的力量,只有自己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
Ps:成长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也只能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名师指路,还得自己来悟。
最后还得落到自己头上,自己来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