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晚上洗脚的时候,一脱袜子,才发现袜子的脚后跟的那里漏了一个大洞。
我对妻子说:“这双袜子不能要了,坏了一个洞。”说着就把袜子一个弧线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
哪想到,妻子看见了,跑过去从垃圾桶里边捡出了那双袜子,扔进了水盆里:“我看这个洞还可以补一补,凑合着再穿一段时间吧!”我笑了:“现在谁还穿带洞的袜子啊,你以为是你小时候啊?”妻子一边在水盆里洗袜子,一边回忆起来她小时候的事情。
她慢慢地讲了起来:
那时候,家里生活不宽裕,我们姐妹兄弟5个人,只有父亲一个人在生产队里挣工分,挣的钱根本不够花。一年到头,不但分不出来钱,反而要向生产队交一些钱。母亲一看没有办法了,也不能天天在家带孩子了。也到地里干活儿。把我们几个交给了爷爷。
爷爷是一个盲人。自己照顾自己还困难呢,怎么能带好我们?他的眼睛看不见,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我们几个都是活蹦乱跳的,东跑西颠儿的,他哪里能照顾好我们几个呢?小弟弟才三岁多一点,正是到处乱跑的年纪,也不知道深浅。最小的妹妹才一岁多。母亲要在干活的间隙回家来看看,马上就得回到队里去。还不能不生产队长看见,不然又要扣工分。有一回,弟弟在院子里跑,一下子磕在石头上,下巴颏被磕出来一个口子,直到母亲下班回家才看见。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疤。直到现在,弟弟一说起来,还埋怨母亲。
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那时候,即使大冬天也没有新棉鞋穿。我和妹妹常常是穿大姨家的姐姐们穿剩下的棉鞋。还有衣服。大姨家在市里,生活多少比我们强一些。大姨就把家里的那些旧衣服旧鞋子拿了来,给我们穿。
家里的衣服裤子,都是补丁摞补丁。哪一件衣服裤子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年到头,大多数时候,都是光着脚丫子,哪有袜子穿。也只有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日子,母亲才让我们穿一下袜子。我的脚经常冻得又红又肿,就像一个馒头一样。遇到热,就刺痒得钻心。有时候挠得流血化脓。遭老了罪了。即使是这样,还得干活去。冬天里,喂猪喂鸡鸭这些都是我的活儿。
袜子才几毛钱一双,穿破了,母亲都会拿过来针线,补一下。有的地方磨出来的洞太大,母亲还回去柜子里面翻出一个旧包袱,那里边都是剩余的旧衣服旧裤子,再也穿不了的,都留着,做补丁。
母亲拿出剪刀剪下来一块儿,补一补袜子,又可以穿一段时间了。
……
妻子的回忆也勾起来我的过往。谁家的日子不是艰难的?我听了默默地想着。
可是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许多东西还没有怎没坏,就扔掉了。就像刚刚我脱下来的袜子,只有脚后跟的那里有一个洞,别的地方都好好的,其实还可以穿一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看起来,许多老的传统,依然要继续发扬。即使是物质极大丰富,我们依然要勤俭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