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候很喜欢古文和古诗词,觉得他们很美,很有韵味。工作以后偶尔会翻翻诗词,古文很少会看了,总觉得这些古文已经跟现代有些割裂。直到看到蔡朝阳老师的《非一般的古文课》,读古代经典,做时代新人。一下子就被吸引到了,而今,不惑之年重新读来,竟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全书共有三本,分别是《少年游》,《梦华录》和《归去来》,里面的很多文章是经典古文,以前上学时候都学过或读到过。以前读的时候一般就是囫囵吞枣,要不就是上来就翻译,很少去体会文章真正的内涵,所以读了古文总有一种割裂感。朝阳老师的古文课里会从古代的用语习惯,语言的发展,作者写作的背景,时代的特点展开,然后会结合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经历,一些其他的事物来和文中的某些内容产生联系,这样读起来就很顺滑。
比如里面的《老子》选段,作者给它一个标题叫《大成若缺》,作者上来跟我们讲成语,其实成语就古时用惯了的词语,白话文写作发展100多年的今天,我们并没有完全抛弃古文,成语就是很好的保留,在《老子》也就是《道德经》里贡献了很多成语。接下来就是介绍老子,上学时候学过,他姓李,名耳,字子聃,可是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为什么不叫李子?像孔子,孟子,庄子,荀子……书中给出了2种猜想,相对答案,我觉得提出疑问,寻找答案的过程更重要。俗话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最重要的不应该只是教,而是应该在读书的过程学会思考,这也是《非一般的古文课》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东西。
以前看《世说新语》是当故事书看的,《梦华录》中收录的三则:桓公北征,谢道韫说雪,刘伶嗜酒,对于谢道韫说雪这则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另外两则可能有些陌生,以前读的时候也更仰慕才女谢道韫的才情,而今人到中年再读来,感触更多一层。“木有如此,人何以堪?”的凄凉,感慨,“以天地为栋宇”的放纵,无奈!说到竹林七贤,我之前觉得他很潇洒,看完阿老师解读,才了解到他们内心原来有深深的无奈。
所以,很多书我们读过却也只是读过而已真正的读书,是应该有深深的思考,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是人生感悟,总之,是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现在是大语文时代,新课标的要求也变高了,古文的比重也变高了,所以哪怕从应试的角度,家里有小朋友的都不能忽视古文。但如果只是为了应试,我个人觉得有些浪费,浪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浪费了小朋友宝贵的时间。所以如何获得兴趣,有深度的学习古文,掌握精华非常重要,《不一样的古文课》约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