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例外,才能证明规律的存在。
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就是把它写下来。
第一章 产品设计中的经济学
产品设计既要包含最符合消费者心意的功能,又要满足卖方保持低价、便于竞争的需求。也就是说,产品设计必须在两者之间实现平衡。
——如果某项功能的确有用,可用得着它的时候很少,纳这项功能添加到产品身上的可能性就不大。
证明成本效益原则的例外:一个人收入越高,就越有可能愿意为附加的功能买单(冰箱冷冻室的灯)。
——圆瓶子可乐和方盒子牛奶:消费者心意vs储存成本
——不同产品功能对顾客行为的影响:自动贩卖报纸和饮料机的区别;加油孔的位置。
——产品希望向用户传达什么信息,也会对它有影响
——有时候我们必须深入考虑历史源流,才能对产品设计功能做出解释
第二章 供求关系实践
从长远来看,新技术所节省下来的成本,并不会给生产者带来更高的利润,而是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使消费者受惠。
被套利强化的“一价定律”
价格或产量波动的产生:
会对核心产品价格造成影响——酒吧里免费的花生米和收费的水
为后备产品创造需求——新电脑里预装的免费软件
独特的成本构成——移动运营商对合约机的定价比电池便宜的可能性
市场需求方的差异
成本差异
供求双方的共同作用
第三章 职场的奥秘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原则:雇员的工资与他们为雇主在盈亏平衡点之上所创造的价值大致成正比关系。
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在不同环境下都要决定是自己提供服务还是将之外包给他人。
专业人士所得的服务报酬,可能会影响他们提供的建议。
第四章 折扣中的经济学
卖家允许顾客以折扣价购买,但前提条件是顾客必须跃过某种门槛。
凡是具有规模经济生产流程的卖家,都必然会用到设置折扣门槛这一工具。对价格敏感的买家打折,同时无需对其他顾客降价,能推动生产者扩大规模,降低平均生产成本。
在某种情形下,折扣门槛只不过是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一旦你掌握了这种信息,就能享受到较低价格,有无需付出额外努力。
歧视性门槛价格:星巴克小杯咖啡(好像没听说过??);往返价格(对飞价格差异)
第五章 军备竞赛和公用品悲剧
市场中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往往造福了所有人。倘若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不一致,人们会采取多种措施加以协调。
第六章 所有权之谜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建立在以下隐含前提之上:个人的回报只取决于绝对绩效。但事实上,生活里大多数事情都是以相对位置定高下的。
第七章 市场信号揭秘
成本效益原则的暗示:在有限信息下采取行动的代价,比承担掌握充分信息所需的代价更划算。
难于造假原则:倘若潜在的对手之间的某个信号真是可靠,那必定是难于造假(或因成本太高而无法造假)。
只要意识到了既成偏见的倾向性,决策者大多能获得好处。
第八章 现实中的博物经济学
一部分有趣的国际性差异,源自从事不同职业所造成的机会成本差异。
第九章 当心理学碰上经济学
在做决定时,人们有时会依赖错误的信息,还有些时候,他们会从正确的信息推导出错误的结论。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如果想要理解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实际所作的选择,必须对人类的动机加以更细致的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现金奖励胜过同等价值的其他奖品。可人们往往偏好其他形式的奖励。
很大程度上,人们所做的选择,源于一种想要构建,保持个人或群体认同的心理动机。
先到先得的规范有时也会造成不受欢迎的结果。
第十章 非正式的人际关系市场
非正式的社交关系市场,也要收支配其他市场行为的供求逻辑所影响。
每个人在婚配这一非正式市场上的购买力,取决于该人天生的个人特点
没有契约的承诺所提供的安全感,很多宝贵的交易就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