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版和变形记版的心理文明主题班会该怎么选择?哪个版本更适合师大附中学生?
李华老师说:我不是让你一定用哪个,而是探讨开好班会课应具备什么样的思维方式。青春期叛逆很普遍,可以开,但解决问题要切合实际。主题就围绕着“如何理性度过叛逆期”。叛逆,高中生有高中生的特点,层次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导致叛逆的表现都不同,改变的方式也不同。如何引出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找到合适自己的解决办法是这节班会课设计所要考虑的。
最后我选择了校园暴力版,原因有:1、切合校园暴力泛滥的当下形势;2、在校园暴力中,学生不一定是施暴者,但有可能是旁观者、被虐者;3、一旦与他人矛盾发生,该如何处理对学生有现实意义。来看看确定版的教学设计吧。
班会过程:
活动一:撕纸游戏
师:为什么相同的指令,会有不同的结果呢?大家想知道原因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揭晓答案。
近段时间,有关校园暴力的视频不断现身网上,这就一次一次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各种感官。这节课我们对全班进行角色定位分别为:施害者、受害者、旁观者、媒体代表、人民陪审员,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站在角色扮演的立场来思考。(制作牌子分组、班级座位的编排)
活动二、下面请观看情景剧《熊姐1+1》第一幕——《新闻直播间》
探究1:你们这么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每组确定发言人)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剧环节,让学生感受校园冲突事件,体验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活动三、下面请观看情景剧《熊姐1+1》第二幕——《焦点访谈》
探究2:当行为暴力遇到校园和网络的软暴力,从心理和法律角度出发,探讨解决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剧环节,让学生感受网友围攻声讨熊姐事件,探究当熊姐的行为暴力遇到校园和网络的软暴力,从心理和法律角度出发,探讨解决方案,透过现象看本质,关注心理和法律,对中学生中不良行为作多角度剖析,找出解决方法。
活动四:下面请观看情景剧《熊姐1+1》第三幕——《共同关注》
探究3:回归生活,从心理和法律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新闻1+1》视频片段,让大家听听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针对熊姐事件的解读,开阔视野,思维碰撞,同时回归生活,探究如何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具有现实意义。
总结提升
5月16日在福鼎一中高二(庄老师班上)试上了这节班会课,5月19日在福建师大附中正式上课。这节课设计了两个版本,不断修改不断实践,这次设计主题班会课的经历,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思考,明白设计一节课应具备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李华老师说:作为德育教师,应该在深入细致地解读课程标准和分析教育对象的情况下,进一步加深对课堂资源价值的认识,并探索合理优化课程资源配置的策略。上好德育课,学会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也推动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智慧与精神的共生。
特别感谢李华老师的引领和帮助,在思维碰撞中,体会融合之美!感谢为了《从心出发与法同行》校园文明主题班会课,付出的“福鼎五青年”(孙依、杨雯、安宇、问奇、我)!感谢黄静老师,赵灵芝老师的心理学专业指导!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