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是《礼记》中的一篇,为孔子弟子曾子所作。朱熹将其从《礼记》中独立出来,成为“四书”之一。《大学》全文凡十一章,分为“一经十传”:第一章是全文核心,提出了“三纲八目”,为“经”;后十章是对“经”的解读,为“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大人之学”的“三纲领”中,“明明德”居于首位。“明明德”,就是要彰明、弘扬人内心中得到彰明的德性。而一个人明明德不仅是为了自己具有德行品质,而且是为了爱人,即所谓“亲民”,而爱人正是明明德的体现。个人的德性品质和爱人行为达到了完美境界,就是至善。因此,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人,在德性和德行方面都追求尽善尽美,使个人彰明的德性见诸德行,惠及他人、民众直至万物,达到“民胞物与”的崇高人生境界。明明德是一种道德理性的自觉。
这里的“明德”,应该是仁义礼智的美德。这四种美德的源头是孟子所言人生而皆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在《孟子》“公孙丑”中,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以为仁义礼智的发端即为“四心”,“四心”即是仁义礼智之“明德”的种子。只要人能够从四心出发,不断扩充,就能真正做到“明明德”。
明明德必须先修其身,然后渐次齐其家、治其国,以至平天下。而修身则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成“内圣”。所以,作为“三纲领”的具体落实,“八条目”明确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以明明德为归宿:“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以此提示人们:对人来说,修身无疑为本,而目标和旨归则应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唯有如此,才能最终“明明德于天下”。
“明明德于天下”是古代先贤为修身成人、经邦济世立下的宏愿,也为人们报效国家、胸怀天下指明了方向。千百年来,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圣贤的道德人格,造就了独特的中华民族精神,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我们的一份宝贵精神滋养。
明明德于天下,鲜明地表达了明德的践履要求。古人讲“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唐人孔颖达界定为:“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众济”;“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北宋张载(横渠)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四为”。“三不朽”和“四为”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达到这种精神境界的前提在于自我完善,在于修身立德。修身并不纯粹是为了修养身心,而是为了明明德于天下。孔子主张“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孟子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