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桂敏
女儿做事情有些被动,似乎是性格使然,就像小时候的我。这种被动,让我想到一个词:“看客”——从来只做生活的旁观者,几乎不参与其中。
比如说,女儿最喜欢历史,尤其是古代历史。通过读书、看纪录片、参观古迹,她积累了不少历史知识。她的语文老师也是一个历史谜,每次讲课,都喜欢以历史知识开头。比如他会提问:“虎门销烟是谁主持的?”“周武王姓什么?”等等。
我问女儿:“这些问题,都是你擅长的呀。”女儿说,“是呀,答案我都知道,但是我从来不回答。”我追问她:“为什么呀?”“我就是不想说。”女儿回答。
还有一次,女儿和几个小伙伴去蹦床馆玩。那天馆里现场组织了一场跳绳比赛,看谁三分钟内跳的多,前五名的小朋友都会得到礼物。说是比赛,其实就是游戏。同行的小伙伴都跃跃欲试,只有女儿,远远地站着看热闹。她平时练习羽毛球,跳绳是每天的必训项目,我问她怎么不去参加。她又是一脸从容:“我就是不想去。”
记得我小时候,也是一个不爱“凑热闹”的人,所以要理解、接纳女儿的表现倒也不难。只是当我长大后,我慢慢地明白,面对生活,如果人总是置身事外,就永远体会不到参与的乐趣,也难以触及到生活的本质。
就像一个站在岸边看别人游泳的人,他可能对水中之人带着轻蔑,想着:“光着身子,在水里瞎扑腾,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有这功夫,我回家躺沙发上吹空调不好吗?”可这人不仅永远无法体会到在水中游来游去的乐趣,他也不能享受运动让身体释放多巴胺所带来的益处:每次游完几个来回,人的身心都会更加放松,情绪也越来越稳定,身边的朋友可能会被他的热情所感染,从而可能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
女儿的这个问题也让我想到,为什么有的人生命成长的很快,而有的人却像患了“侏儒症”,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他的生命却不见长进。我想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人是否参与其中,去将自己所知道的实践出来。比如一个妈妈,读了很多关于育儿方面的书,上了不少育儿课,但如果不亲自去实践育儿知识,她只能成为一个理论家,而不是教育专家。又或者一个接触信仰几十年的人,如果从来不规律地读经、祷告、灵修,不在生活中去实践信仰,信仰对他来说也永远只是一门知识、一种见解,对他的生命并不会产生真正的影响。
归根结底,生活不是因为看上去有意思,我们才需要去参与,而是先参与进去,人才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而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成长会不知不觉地发生——女儿的问题也映照出我自己的生命,我想,这是我们母女俩接下来都需要去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