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桑格格的《小时候》,发现四川话是如此的富有喜感,如此的洒脱、随性,能够非常贴切的形容自己的好恶喜乐。
作为四川人,第一次这么喜欢自己的母语,第一次知道书还可以用四川话来写,而且畅快淋漓。
“过去是一罐糖,我偷偷把它吃掉了。”。
其实,这本书已经买了有一段时间,阅读却是断断续续的。
因为,看一段她的故事,总会想起一段关于自己的故事,所以只好看一段回忆一下过去,回味之后,又再看下一段文字。
桑格格的《小时候》,是一部半自传体和半虚构的小说,用混合着四川方言的口语书写而成。
文中的玩物、游戏、口头禅、流行的人和事,简直是我童年时光的翻版,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这本书中无数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就是我们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你根本不知道,我是天上派来的天女,我有很多兵,我把他们都埋在花盆下面,还有,我还有一个魔法戒指,是张露萍将军给我的,就是我手上这个,看,就是绿色的这个,可以变出许多的虾兵虾将,可以打败你,然后把你掐死,吃了,一根毛都不剩!”
“吹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小时候。我记得自己的童年,有很长一段时间,与小伙伴以吹牛为最主要的娱乐方式。
我们有时候坐在操场的篮球架下吹牛,有时候坐在围墙上,有时候坐在柑橘树的树干上,一本正经的吹牛,说得很真的样子。
跟桑格格吹牛的时候,一样一样的,分不清楚现实和想象。
“人家招待我们吃饭,我坐在板凳上捏着筷子不说话,亲家婆婆见状说:娃儿勒,快吃嘛!我说,不!我要等到肉嘎嘎上来再说!”
小时候,饭桌子上有嘎嘎吃,就表明这家人的生活水平还可以。
记得有一个与我年龄相近的邻居,我们一起长大。他吃饭的时候有个习惯,先去看自己家饭桌,如果没有嘎嘎的话,端起碗饭就往我家跑。
我家餐桌上的肉嘎嘎多数时候都是被他消灭的。我有一段时间非常的仇恨他,后来,他果然因为嘎嘎吃得太多而身体不怎么好。
如今,我时常想起他,非常的怀念小时候与他抢嘎嘎吃的时光。
“夏天,在寄宿的幼儿园,下了一场雨,我想起妈妈说,自己要知冷知热,就把棉袄翻出来穿上了。”
“天安门就是毛主席的家,但是天安门城楼上的窗子都是洞洞眼眼的,好漏风喔!”
“老师宣布星期六去春游,我欣喜若狂,高兴得不知所以然,把同桌推下了椅子,同桌跌伤了。老师宣布:桑格格不能去。”
“把动物饼干带到被窝里,打起手电筒,好好欣赏一番再逐一品尝,一定要从动物尾巴吃起,先吃脑壳它会痛。”
看桑格格就像在看自己,小时候的我们,好瓜、好傻、好善良、好真实、好可爱。
是不是世界上的小孩子都一样:大家都干过同样的蠢事,为同样的事情欣喜若狂,都曾经以为自己好了不起的,后来才知道,自己渺小得什么都不是。
小时候的眼泪,现在想起来,常常不由自主的微笑;小时候的欢笑,现在想起来,却又止不住的满眼泪光。
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一路笑着、闹着、哭着、痛着、喜悦着、憧憬着、回忆着走过来的呢,像风吹过树林,不着痕迹的被光阴牵引着,长大了、成熟了、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