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李硕在《翦商》中的说法,周公旦这位堪称楷模的西周名臣除姬昌之外最坚定的反商主义者,也是最为厌恶以人祭天的周室成员。在伐商期间,周武王多次动摇,被噩梦惊醒,是周公旦为其解梦,重振信心的。
为何周公旦会如此坚决反对商朝?李硕是从史书中记载的,周公旦一个生活习惯来解析的。周公旦每每就餐时都会出现呕吐现象。
李硕怀疑,当姬昌长子被献祭分食之时,周公旦也在场。或许周公旦也被强制分食了自己兄长的身体。因此吃饭时,一想起被吃掉的兄长,自然就会呕吐不止了。也因此,周公旦会是翦商的坚定支持者和反人祭传统者。
或许《封神演义》中,纣王将姬昌长子做成肉饼给姬昌吃,姬昌知晓后发了心疾的原型很有可能是周公旦。
周武王在灭商两年后去世,继位的成王年纪尚幼,周公旦以先王弟之身摄政,代行天子事。周公旦执政六年,发生三监之乱,殷地叛乱。此时殷商之地与西周实力早已反转。周公旦率大军一举平定叛乱。
平乱之后,周公旦做出一件当时来看实在惊人的事,摧毁了殷商旧都。殷商遗民被散他处,重新建国,成了历史上那个宋国。李硕认为,摧毁殷商旧都,周公旦不仅出于政治考虑,还有断绝殷商以人祭天传统的意味。
自周公旦执政开始,他先用象征性以人祭天的方式代替宰杀真人的方式走上祭坛,自我献祭,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接着他制定礼乐,分封诸国。让昔日残忍血腥的文化传统埋葬于历史尘埃之中。
当然,时不时的旧有的文化在新的时代中撩拨出几丝涟漪。在部史书的记载中,周公旦和成王在某个阶段对周朝贵族们颇为不满,说了不少重话,只是记载中对周公旦和成王发怒的原因语焉不详。
李硕怀疑,那个时期虽然以人祭天已不是主流,但还是有人偷偷实行的。想来,改变不是一朝一夕才能完成的。只是,不管如何,未来的中华文明并未留存那些残忍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