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域的茶叶,尤其独特的制作工艺,风味。而这些风味又与当地的人文文化,还有后来传播者所赋予的人文内涵而有所不同。
所以对于普洱茶而言,同样亦然。
传统的普洱生茶属于晒青绿茶范畴,而在统产统销的年代,普洱茶的品质逻辑是归于绿茶之上。但是这又衍生出一个问题了,以江浙的绿茶标准去判定普洱生茶,必然是不美的。
那么普洱茶能从绿茶的审美价值走出来,全因为是提出了与绿茶不一样的审美价值,那就是越陈越香。自从在不一样的审美价值下,普洱茶才得以有了更广泛的认同和发展。
可是普洱茶虽然走出了自己独特的人文特色,可是相关配套的茶器与行茶依旧沿用于乌龙茶器或者与其他茶类通用,无法彰显普洱茶所表达的人文美学内涵与其风格特点。
于是我们希望从一只主人杯出发,尝试演绎当代的普洱茶人文美学。
所以本期茶会,我们邀请了一些朋友来交流一下对普洱茶审美,与器型的一些看法。
这次茶会,我们用了四款茶叶进行分享。
基本涵盖了普洱茶基本的四类风格:
新的生茶,中期生茶,新的熟茶,老的熟茶。
而杯子,我们选择了明心盏、捣月、以及市场常见的德化瓷杯。来体会不同尺寸,烧制,以及材质的杯子给茶带来不同的味觉体会。
关于主人杯,来看看大家有什么看法。
这是我们第一次线下的茶会,很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
同时我们收集了不少优秀的意见。
这些意见我们都会汇总,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研发修改,开发一款符合普洱人文美学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