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非常多的文章,面对如此大量的文章,要记住它们即使是过目不忘的人,也会脑壳痛。如何根据文章标题判断文章是否是自己需要的,并依据文章标题为中心,快速提取文章信息的方法,更便于日后信息的复用。
首先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需要先确定阅读的目的,如果只是娱乐新闻,大可不必费此心力,如果你的目的是快速提取结论等有用信息,那么文章的标题是你获取信息的第一个要点。
标题一般有一下几种:
结论型,标题即是全篇中心,文章的所有论点或者例子都是在印证这一观点。此时的快速浏览时找到关键分段(包含文章中展开项),再次阅读只需要判断文章中是否对标题有展开,每个展开项后叙述了哪些关键信息点。可参考教科书大纲做文章信息的提取。例如高数(主题),有几章(有哪几个展开项),每章分别有哪几个主要定理(每个展开项有哪几个重要的信息点)等等。只是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大家可以根据信息量或者自己的意图进行更详丰富的展开。
现象型,标题提出一种现象,那么会在文章中赞同或者否定这种现象,并在文章中提出这种现象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或者弊病等等引申的内容,那么记下这句话或者这一段,它就是这边文章的主题。如果在此基础上,还有展开,可参考上一段有主题的展开式笔记。
问题型。提出一个问题,那么它的答案就是文章的中心,并且他会针对答案提出论证或者展开,如果有展开方法见第一种具体笔记方法可以见第一种标题类型。
其实,快速信息获取式的阅读比较适用于调研项目或者初步了解一个件不熟悉的事情,这样将信息快读提取出来,并列举在笔记中,便于直观的宏观的从大量信息中提取出结论。
举个例子,目前我尚不清楚思维导图是什么,有何作用,如何应用,我搜到成千上万的文章,典型的有一下几个例子。
1什么是思维导图?
2思维导图如何用?
3使用思维导图后学习速度大大提高了
4思维导图的8种画法
前两种是提问型,那么它的答案,就是文章的主旨,我们只需要再去文章中快速浏览找到相应段落,再详细展开阅读,笔记方法如标题一。
第三种是现象型,它说明了使用思维导图的好处,是赞同这种现象的,那么后面就是推荐我们使用思维导图。粗略浏览发现,如果他有具体展开的情况我们可以详细读,如果没有,大可不必浪费时间,要记住我们是在搜集信息,时间更宝贵。
第四种是结论型,粗略浏览后,直接到文中找到它的关键分段,关键信息点并做成笔记即可。
以上所述的只是个人阅读文章的一些分类习惯,方便于调研工作的一些阅读文章的小技巧。找到文章非常多时可根据标题大致判断文章中的内容,便于在第一步筛选文章,节省阅读的时间成本;进一步阅读后再快读提取内容,并按照展开项关键点等进行笔记。
如何利用关键词等快速抓住展开项和关键点等技巧,将会在后续文章中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