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兰·汉考克是国际著名的两性和婚姻关系治疗师,他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
当你感觉到伤痛时,你怎样保护自己?
近些日子,最常用的方式首先是沉默或哭泣,接着是倾述。倾诉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第一写作--书写自己的情绪流动;第二是跟几个好朋友聊聊。
以前一直是旅行和运动,用这些方式去发泄,发泄出去之后,就觉得保护了自己,比如失恋的时候,就是上瑜伽课,半年左右的时间来疗愈自己。
而从老师的三板斧里,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影子。
老师的保护方式,那真是一个绝招,一个由“三板斧”组成的连环套。
第一板斧是“体谅”。我善解人意,总是先为别人考虑。无论别人对我好还是不好,我都容易第一时间站在对方的角度,体谅对方的处境。我在重要关系中尤其如此,结果是无论和恋人、家人还是好友一起,我极少发脾气,甚至脾气特别大的人,和我一起时,也会变得没了脾气。
第二板斧是“忧伤”。当我的体谅不能发挥作用,不能换到对方的理解与同情时,我会感觉到忧伤。
第三板斧是“拖延”。当忧伤也不能令对方明白我的处境时,我就使出拖延的绝招,一直拖到让对方失去耐心。
这些好人的绝招,相信我也有。以至于年初的时候,中医老师都说我没有抑郁实在是奇迹。也许我有一个向外求助的心,愿意去参加更多的聚会,去创造更多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保护方式。当有这些保护方式在时,你会发现谈话不容易深入,很难尽兴,因为这些保护方式都隔离了感受,切断了链接。
那我的保护方式难道不是倾诉吗?从老师以上这这段话,我就有些疑惑了。
比如昨天陈先生关于拍婚纱照的工作室选择时,最后因为价格原因拒绝了沟通,或者说以后再说。
其实最近他的公司还欠着他的工资,没有发放,因为筹备婚礼和房贷等压力,他在经济上面开始紧张,借出去的钱又一时半会没回来,又不愿意求助他人,只能自己在那里默默的承受。
他感觉到伤痛的时候就是逃避拖延的保护自己。我得想个办法,继续和他沟通才行。
该以何种委婉的方式表达?还得好好想想。
今日得到
我们的心有三层,由外到内是:保护层、感受层也被称作伤痛层、真我。因为有伤痛,所以有保护层;但因为有保护层组成的墙,所以真我深藏着,令我们自己和别人都碰触不到,从而隔离了感受,切断了链接。
真正的亲密感是真我与真我的链接感。但因保护层和伤痛组成的墙太厚,导致两个人的真我不能相遇,这时我们就会将自己的保护层强加给别人,将自己的伤痛转嫁给对方,就会越爱越孤独。所以,想要拥有真正的亲密,想和人建立真正的链接,关键就是去穿越心灵的保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