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

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729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

两河流域

“美索不达米亚”——《圣经》称为“伊甸园”,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气候环境

在犹太人和希腊人的笔下,美索不达米亚是一个人人向往的天堂,《圣经》中的伊甸园就在这里。不过,在今天的两河流域,气候和自然条件显然已经和犹太人和希腊人的描述大相径庭。这里气候干燥,土壤裸露,沙丘遍野,而且像所有的荒漠地区一样,降水稀少且温差较大。比如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全年降水量为156毫米,六月至九月为零;夏季气温高达摄氏49度,而冬季气温可下降到摄氏零下9度。即使到传说中的“伊甸园”库尔拉去,你也一定会大失所望。如今这里是一个孤零零的地带,离河岸不到一公里,除了一种结节荆棘(据说是传说中的“善恶知识树”)还存在,映入眼帘的只是荒凉和沙砾。我们似乎很难想象这种比较恶劣的自然条件,在几千年前会成为人类高级文明的摇篮。

两河流域曾经存在特别湿润的气候。那时,亚美尼亚山区丰沛的降水源源不断的注入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的又滋润着平原肥沃的土地。因此可以肯定,在公元前4000到前2000年左右,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创立的关键时期,自然条件是适宜的。就是说,恰恰是在这个气候湿润的关键时期,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我们确实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两河流域充沛的流量,美索不达米亚人如何提取足够的水去灌溉农田;如果没有季风雨没必要那么多的惠泽,在干旱荒芜的土地上是不会有这些文明的。

汉穆拉比鼎盛

u=3533057238,830936192&fm=173&s=CA186E865997D0CA4A6FA76E0300507F&w=505&h=332&img.JPEG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是个杰出的人才,他即位后征服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成为西亚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典型。

汉穆拉比在位期间,颁布了《汉穆拉比法典》 。
《汉谟拉比法典》石刻,这是一块黑色玄武岩石碑,岩柱高2.25米

古巴比伦灭亡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亡于来自北方的赫梯人

新巴比伦的建立

新巴比伦王国则是由原居波斯湾的迦勒底人建立的,故也称为迦勒底王国(前626-前539年)。
亚述帝国在公元前7世纪衰亡后,新巴比伦王国一度在西亚称雄。他们以巴比伦尼亚为根据地,陆续攻占了、叙利亚、巴勒斯坦、腓尼基,在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时达到鼎盛,他还远征埃及和犹太地区,把包括犹太国王在内的大量犹太人迁离故土,变成“巴比伦之囚”。

亚述

亚述 Assyria和叙利亚 Syria两个词有语源联系,亚述 Assyria,可以译为阿—叙利亚,而叙利亚 Syria一词则是亚述 as+syria的缩写

古亚述帝国:

公元前2025年—公元前1809年
亚述国被阿摩利亚人控制,继而又被古巴比伦统治。在汉谟拉比之后,亚述才逐渐脱离古巴比伦统治。

新亚述

小亚细亚的赫梯帝国被自前12世纪末期,来自于巴尔干半岛的弗里吉亚人蹂躏和肢解,南方的巴比伦亦国势益弱,东方扎格罗斯山脉的伊朗高原的米底及波斯尚未兴起。
亚述经过两个多世纪连续不断的征战,最终建立起一个横跨西亚北非的帝国,将两河流域南部及埃及两大文明均置于统治之下

新亚述衰亡

公元前626年,巴比伦尼亚宣告独立,由亚述派去驻守该地的迦勒底贵族那波帕拉沙尔自立为王,建立新巴比伦王国。
并与伊朗高原西北、同受亚述统治的米底人结成同盟,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瓜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