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无关七月与安生

摄于2016年10月

昨天凌晨,再看这部电影,七月与安生已是金马影后。那么现在就来写这部最近比较满意的电影,但不能严格意义上的影评。这其中,包括一些感想,都是有感,而发。

我关注《七月与安生》是一个漫长的完整的过程。程序是:原著作者,原著,主演,电影本身,配乐以及其他一些必要细节。我不留意影评,那的确会干扰我对电影的认知。电影,尤其是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契约,观看如同仪式,是完整的,系统的,独立的。庆山本人和她的文字内容,让我欢愉又舒服,她和她的作品像是抚过猫脊背的触觉,蓝茶系列的嗅觉,是我日常的一种调剂。

《七月与安生》,庆山早年间的作品,带着一种年轻的充满松木气息的气质和心态。两个年轻的女孩,在人与人的说不太清楚的情感之间穿梭,她们,太美好,太纯净,即使拥有波澜起伏的逆转和融合。故事情节并不套俗,不过她们同时陷入了俗气的有异性参与的爱情,但这,也许才构成七月与安生之间的起承转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很多人在思考,首先是把的性格与七月与安生对号入座,自己是七月还是安生,别人是安生还是七月,我们的存在,我们的人格呈现是否真实。其次是琢磨人与人之间,感情,情感……真是复杂又简单,深刻又浅薄。事实上,个性是很难被下定义的,就像主演与角色确定之前,在我的单项思维里是周冬雨的七月,马思纯的安生。但是,她们在影片里没有分别,时间与感情,苦难与变故使她们成为同一个自我。乖巧可以叛逆,坚守可以舍弃,誓言可以谎言,有什么不可以呢,万事万物分秒在变,然而转念之间,你将惊叹人世间的趋同,所谓独特,其实是每个人独立而骄傲的自我。人们所呈现的一切状态都源于真实,并不存在别人口中的虚伪,只不过,你在不恰当的时候运用了真实的性格,在无奈与慌乱中仓促应对着现实,种种盲目与错乱,也许源于匆忙的世界给予了我们太多消化不了的多元信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仔细想想,我们在缓慢的状态是如何对待一个人,是如何体味和回应彼此之间的情感,可是,当千万种选择伴随着吵吵嚷嚷的烟火气冲击大脑,你是觉得新鲜丰富我要逐一尝试,还是理性思维保持直行。一念之间,你,与你的过去,你所谓的日常就相隔了不同的维度,转换了多样的层次。于是,你恍然了悟,你,无关七月与安生,她们也只是百态人生中片面的提炼,也如你我一般,是无法被环境,感情所局限的自由个体。

电影散场,字母开始滚动,响起窦靖童的《(It’s not a crime)It’s just what we do》声音空空的,王菲的声线,窦唯的节奏。

平凡的女孩儿在爱与被爱与悲哀中挣扎,妥协,涅槃。我多希望,故事避开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思维,就像影片的起点,只关于七月与安生。

【欢迎约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安妮宝贝(庆山) 七月第一次遇见安生的时候,是十三岁的时候。 新生报到会上,一大堆排着队的陌生同学。是炎热的秋...
    秋_Vivian阅读 45,956评论 14 203
  • 《七月与安生》的故事有三个结局,而我的故事也有三个版本。只不过我的故事中,七月和安生是对情侣。 【版本一:一世长安...
    不想被认出来的小透明阅读 2,038评论 3 11
  • 七月第一次遇见安生的时候,是十三岁的时候。 新生报到会上,一大堆排着队的陌生同学。是炎热的秋日午后,明亮的阳光照得...
    华洛i阅读 1,457评论 3 21
  • (一) 七月第一次遇见安生的时候,是十三岁的时候。 新生报到会上,一大堆排着队的陌生同学。是炎热的秋日...
    我叫她小胖子阅读 1,823评论 0 9
  • 目前来看,汉堡王全球的市场价值和认可度,与在中国市场目前的价值和认可度,并不对等。 当汉堡王进入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
    善待有缘人阅读 170评论 0 0